一、民營企業員工受賄是涉嫌非國家人員受賄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 公司、企業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
公司、企業的工作人員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國有公司、企業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兩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條、第三百八十六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二、認定
1.劃清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與非罪行為的界限。
(1)按照《刑法》第163條的規定,構成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受賄罪必須是受賄數額較大的,不足較大數額的按一般受賄行為處理。
(2)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在法律、政策許可的范圍內,通過自己的勞動換取合理報酬的,不屬于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受賄,因而是合法行為而不是犯罪。
(3)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接受親朋好友的一般禮節性饋贈,而沒有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親朋好友謀取利益的,不成立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受賄罪。上述(2)、(3)兩點說明,區分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受賄罪與合法行為的界限,關鍵是看行為人獲得的財物是否屬于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利益而取得。
(4)區分以收受回扣、手續費為特點的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受賄罪與正當業務行為的界限。在正常的市場交易行為中,取得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折扣、傭金是正當業務行為;而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為個人所有的,應認定為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受賄罪。
2.劃清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與受賄罪的界限。
兩罪區分的關鍵在于犯罪主體的不同:本罪的主體是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即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的主體是國家工作人員以及以國家工作人員論的國有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國有其他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
對于民營企業員工受賄算不算犯罪的問題我們通過我們國家的法律的規定可以看出是屬于犯罪的行為,我們國家對于這種犯罪的行為的處罰絲毫是不亞于國家工作人員貪污受賄的,所以說無論是什么時候什么情況的受賄都是會有處罰的,所以我們要正直做人不能貪污受賄。
受賄罪侵犯的客體是什么
關于辦理受賄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
受賄罪罰金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房子需要哪些程序?
2021-02-12談共享單車押金難退:初步的監管辦法內容有哪些
2021-03-25解約定金如何在合同中約定
2021-03-21有限合伙退伙后承擔連帶責任嗎
2020-12-18假合同章的合同生效嗎
2020-11-13婚姻法解釋一
2020-11-24探望權糾紛如何處理,探望權糾紛怎么執行
2020-11-26配偶有家庭暴力怎么解決
2020-12-05房屋中介欺詐怎樣投訴
2021-03-05房地產糾紛都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解決?
2021-01-20工傷認定能否直接認定勞動關系
2021-01-12不服從公司安排被辭退有沒有補償
2020-11-11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保險公司開學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5保險公司為何在運輸合同中拒絕賠償
2021-01-29老人還能買保險嗎,該回避什么險種,適合什么險種及有什么投保竅門
2020-11-17被盜車輛撞傷人,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1-18車子劃痕沒拍照保險公司給修嗎
2021-03-06自然災害致人死亡保險公司賠償標準
2020-11-14投保人能為哪些人投保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