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務侵占600萬屬于公訴嗎
公訴案件,因為特殊管理經營的職務便利進行侵占行為的,可以告訴后處理,也可以是公訴形式,但是不屬于絕對的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二、如何正確認定職務侵占罪?
(一)客體要件
本罪的犯罪客體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財產所有權。職務侵占罪侵犯的對象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財物,包括動產和不動產。
這里的“公司”,是指依照我國公司法合法設立的非國有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是指除上述公司以外的非國有的經過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批準設立的有一定數量的注冊資金及一定數量的從業人員的營利性的經濟組織。“其他單位”,是指除上述公司、企業以外的非國有的社會團體或經濟組織,包括集體或者民辦的事業單位,以及各類團體。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占本單位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具體而言,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必須是利用自己的職務上的便利。所謂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職權及與職務有關的便利條件。
2、必須有侵占本單位財物的行為。本單位財物,是指單位依法占有的全部財產,包括本單位以自己名義擁有或雖不以自己名義擁有但為本單位占有的一切物權、無形財物權和債權。
3、必須達到數額較大的程度。至于數額較大的起點數額,參照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是指侵占公司、企業等單位財物5000元至2萬元以上的。如果僅有非法侵占公司、企業及其他單位財物的行為,但沒有達到數額較大的標準,則也不能構成本罪。
(三)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為特殊主體,包括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具體是指三種不同身份的自然人:
1、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監事等實際領導者。
2、除公司董事、監事之外的經理、部門負責人和其他一般職員和工人。
3、集體性質企業、私營企業、外商獨資企業的職工,國有企業、公司、中外合資、中外合作企業等中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所有職工。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財物的目的。即行為人妄圖在經濟上取得對本單位財物的占有、收益、處分的權利。至于是否已經取得或行使了這些權利,并不影響犯罪的構成。
職務侵占600萬屬于金額巨大的侵占情況,如果侵占者的罪名落實了的話,將會被法院判的很重,建議要能夠認識職務侵占的危害。職務侵占600萬的犯罪嫌疑人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么不清楚,不知道怎么解決可以來律霸網問問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使用單位應當對什么特種設備及時予以報廢
2021-03-02隱名股東合法嗎
2021-01-24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認定
2020-11-24商業匯票包括哪些
2021-03-10集體合同的概念及內容
2020-11-26非法占有是否具有處分權
2021-01-16家長把學生打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6勞動合同能隨意變更嗎?
2020-11-17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都有什么條件
2021-03-12拘役是否要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1什么叫勞務用工合同
2021-01-28轉正后可以被辭退嗎
2021-03-12人身保險管轄是如何規定
2021-03-19保險提醒、說明義務嚴格,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標準是什么
2021-02-10八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1-02-17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1-12保險賠付步驟有哪些
2020-12-16單位失業保險金沒買合法嗎
2021-01-13車著火了保險怎么處理
2021-03-18如何給年老父母養老上保險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