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和貪污兩種罪拘的區別有哪些?
一、犯罪對象的范圍不同。貪污罪侵犯的對象包括公款和公物,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對象一般僅限于公款;
二、主體范圍不同。挪用公款罪的主體限于國家工作人員,貪污罪的主體除了國家工作人員外,還包括受國有單位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非國家工作人員。
三、犯罪目的不同。挪用公款罪的目的就是挪用,挪用不是占有,是以歸還為前提的,即挪用只是為了暫時的使用。從挪用的目的看,并非將公款據為己有,而只是獲取其使用權和收益權。挪用者的本意是使用一段后歸還,而非永久占有。貪污罪是以永久性非法占有為目的,行為人非法控制公共財物后,希望最終轉移公共財物的所有權,使所有權的真正享有者永久性地喪失行使所有權的占有、使用、收益 和處分等權能。
將公共財物占為己有,是貪污罪在主觀方面區別于挪用公款罪等犯罪的重要特征。公共財產的所有權是由公共財產的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處分權形成的,對“非法占有”的目的必須有正確的理解,不能認為僅僅是取得公共財產四項權能中的占有權一項,如果僅僅是占有,而所有權的真正主體始終沒有喪失收益權、處分權的,就不能作為貪污罪論處。
挪用公款罪因是非法借用,因此總會在帳面、他人面前留有“挪用”的痕跡,甚至留下借條、沒有平帳,一查一問便可知道公款被行為人挪用。而貪污罪為達到將公款永久非法占有的目的,必然不擇手段地隱瞞、掩蓋其侵吞、竊取、騙取公款的行為,因此,很難發現公款已被侵占,即使因懷疑而追查,也很難弄清該公款已被行為人非法占有,因為行為人已涂改或者銷毀了帳簿,以假貨、次貨填補了被自己侵吞的貨物等。
貪污罪的主體
關于貪污罪主體中,“集體經濟組織工作人員”和“其他經手、管理公共財物的人員”應如何理解的問題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貪污罪賄賂罪的補充規定》(以下簡稱《補充規定》)第一條規定:貪污罪的主體是“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工作人員或者其他經手、管理公共財物的人員”。
1.集體經濟組織,即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的經濟組織,是指在政府主管部門管理之下,按照一定的組織章程建立起來的,財產所有權屬于全體組織成員,公共積累為集體公有,并以按勞分配為主要分配形式的經濟組織。
集體經濟組織工作人員是指在集體經濟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個人投資、家庭投資、合伙人投資的私人經營的工商戶不屬于集體經濟組織,其人員不能成為貪污罪主體。經濟組織的所有制性質不明確或者上述私人經營的工商戶持有集體營業執照的,應請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重新核定。
2.“其他經手、管理公共財物的人員”包括:刑法第一百五十五條中規定的“受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委托從事公務的人員”;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中經手、管理公共財物的人員;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的承包經營者;以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企業為基礎的股份制企業中經手、管理財物的人員;中方是全民所有制或集體所有制企業性質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中經手、管理財物的人員。
直接從事生產、運輸勞動的工人、農民,機關勤雜人員,個體勞動者,部隊戰士,經手公共財物的,如果他們所從事的僅僅是勞務,不能成為貪污罪的主體。
綜合上面所說的,挪用公款和貪污這兩種罪名都是屬于嚴重的違反了法律的規定,但對于這種罪名所處罰的標準也是有很大的區別的,一種是針對于國家的公職人員,一種是針對于普通的職員,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私律而做出不可饒恕的事情。
挪用公款罪追訴期如何計算
挪用公款罪在什么情況下可以緩刑
挪用公款罪最新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航行政機關行政賠償方式
2021-02-14如何算是冒充注冊商標的行為
2021-01-28分期付款逾期不還,被起訴后需注意什么
2021-03-06交通肇事死亡事故禁駕多久
2020-12-08離婚調解用出示證據嗎
2020-11-14非法同居與重婚的區別
2020-11-17精神損失費賠償標準2020
2020-12-05遭遇家暴該如何報警
2021-03-11城市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
2021-01-24期待利益不予賠償該怎樣理解
2020-11-19如何確定被繼承人的債務范圍?
2020-11-24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保險經紀人需要什么條件資格
2021-02-27外資保險公司可以與關聯企業進行交易嗎
2021-03-17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效力是怎樣確定的
2021-01-16什么是存款保險,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有哪些意義和作用
2021-02-09保險合同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6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具有約束力——山城區法院判決
2020-11-20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的流程是什么
2020-11-28土地承包法司法解釋全文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