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區分單位行賄與個人行賄
單位負責人既可能代表單位行賄,也可能為實現個人目的而以單位名義行賄。界定要點:
(1)目的不同。自然人行賄是為了謀取個人不正當利益,單位行賄則是為單位謀取不正當利益。
(2)利益歸屬不同。因行賄取得的違紀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是自然人行賄;歸單位所有的,是單位行賄。
(3)實施的主體不同。單位行賄的主體是單位,而自然人行賄的主體是自然人。雖然單位行賄也是通過具體自然人實施的,但這是在單位意志的支配下實施的。
(4)給付財物時名義及程序不同。單位行賄一般經單位集體研究決定,以單位的名義實施,而自然人行賄則是由個人決定,以個人的名義實施。
二、最新行賄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個人行賄罪的立案標準為三萬元。
根據《關于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
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三萬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一)向三人以上行賄的;
(二)將違法所得用于行賄的;
(三)通過行賄謀取職務提拔、調整的;
(四)向負有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實施非法活動的;
(五)向司法工作人員行賄,影響司法公正的;
(六)造成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的。
對于個人行賄與單位行賄,在分別達到了規定的立案標準之后,往往是分別以行賄罪與單位行賄罪來論處。這與一些集自然人犯罪和單位犯罪為一體的情況不同,將自然人行賄與單位行賄分開為兩個不同的罪名,分別給予犯罪主體不同的處罰。因而,我們尤其要注意,在單位行賄構成犯罪的情況下,不能認定為行賄罪,而應該是單位行賄罪。
個人金額達到多少算行賄罪?
個人行賄罪會判處緩刑嗎?
個人行賄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贍養費多大歲數開始給
2020-12-07非直系親屬贍養協議范文
2021-03-22不動產證是哪三證合一
2020-11-15沒煙草證賣煙怎么處理
2021-03-21人身損害賠償糾紛在法院判決后如何申請強制執行
2020-11-26工傷可以申請仲裁解除無無期有賠償嗎失業金能不能拿到
2020-12-18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3-07兩人共同出資買房私下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1公司同城搬遷離職是否有賠償
2021-02-21商標權許可轉讓合同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31兒童游泳館溺水責任在誰
2021-01-17勞務分包合同屬于什么法律關系
2021-01-29法定代表人能否與另外一個單位有勞動關系
2021-03-03保險指定受益人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6自殺案首判中會出現什么問題
2021-03-15解除航程保險合同的限制條件是什么
2020-11-10保險理賠的車輛報廢標準是什么
2021-03-01如何進行保險理賠保險公司可以免責的情形
2020-11-23土地承包方式有哪些
2021-03-25非法轉讓土地要怎么處罰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