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持械斗毆定義怎么解釋?
關于“械”的界定。
對于“械”,一般理解為“器械”、“武器”,筆者傾向與《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條第二款的“兇器”作等同理解。當然,這里的“械”應當具備堅硬的物理屬性,不把一些有毒、有害的液體、氣體包括在內。
(1)既然《刑法》把“持械聚眾斗毆”作為聚眾斗毆罪的加重處罰情節,說明它的社會危害性遠遠大于一般普通聚眾斗毆,如果持械斗毆正常情況下明顯不致導致他人重傷或者死亡,則不足以為加重處罰提供正當性,在聚眾斗毆造成他人重傷的情況下,按故意傷害罪追究刑事責任時,一般也是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之間處罰,如果持械使用的結果沒有造成他人重傷或者死亡,則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明顯不符合罪刑相當原則,既然《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第二款規定了轉化定罪,就意味著按第二款處罰就比按第一款處罰要重。
(2)聚眾斗毆罪侵害的法益是公共秩序,而不是參與斗毆者的人身權利。對于沒有參與斗毆的社會公眾來講,對其主要的不利影響是恐慌,而不是傷害。因此,持械聚眾斗毆中持的“械”必須是在正常情況下看來能夠“明顯造成他人重傷或者死亡”,能夠造成公眾的緊張、不安甚至恐懼,普通的打架斗毆顯然達不到這種情形,持有普通的能夠造成他人輕傷害的“械”,也不會足以造成公眾的恐慌,也不符合公眾認識,違反了國民預測性,既然《刑法》要對此種情形加重處罰,必須有其必要性與合理性。在日本,西田典之教授也認為兇器需要“在外觀上足以使人產生危險感、不安感”。大谷實教授也持類似觀點。
因此,筆者認為象管制刀具、槍支、鐵棍、斧頭等明顯能夠造成他人重傷或者死亡的器械認定為持械的“械”,而木棒、木棍、酒瓶、磚頭等不宜認定為“械”
綜上所述,根據刑法的條文規定,持械是聚眾斗毆罪的法定加重情節,那到底什么情況可以認定為持械聚眾斗毆呢,還需要依據刑法條文的解釋原則對持械斗毆進行解釋,小編已經在上文告訴大家持械斗毆定義怎么解釋了,相信大家現在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當然,如果發生持械斗毆的情況時還是要及時報警處理的。
?對打架斗毆處罰是怎樣的
?聚眾斗毆主犯能保釋嗎?保釋要如何辦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抵押貸款他項權證需要多久
2021-03-12醫療事故分為幾級
2021-02-08網貸多次逾期會坐牢嗎
2020-12-27什么時間可提出撤銷脅迫婚姻
2021-03-14買二手房之前需要做哪些功課呢
2021-03-17連帶責任后房產贈與有效嗎
2020-11-09用人單位單方面變更工作崗位如何賠償
2020-12-08海洋貨物運輸保險索賠期限
2021-01-18保險合同的失效與復效是什么意思
2021-01-05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由何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020-12-22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健康保險事業部應當持續具備什么條件
2021-01-07死亡保險中被保險人自殺會有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2-08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七十七條
2021-03-06新保險法對被保險人利益的保護有哪些規定
2021-02-09雙方對于拆遷補償問題無法協商的如何處理
2020-12-31涉及糾紛拆遷安置買賣協議認定
2020-12-25拆遷房的房產證改名字流程是什么,拆遷房怎么辦理房產證
2021-01-10如何提取蘭州住房公積金購買拆遷安置房
2021-03-03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