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銷售哪些是違法的
通過網絡銷售商品的時候,違法的行為是非常多的,例如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產品侵權、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等,網絡銷售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要承擔侵權的責任。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四十八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應當依照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一)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的;
(二)不具備商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時未作說明的;
(三)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裝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標準的;
(四)不符合商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
(五)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六)銷售的商品數量不足的;
(七)服務的內容和費用違反約定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情形。
經營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如何防范網絡購物糾紛
在防范網絡購物糾紛時應先明白糾紛發生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具體的原因有:
1、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網絡交易具有虛擬性,商家的描述有時會有夸大成分,虛假宣傳也時有發生,消費者知情權受到侵害;加之網絡交易平臺多系商家開發,有權制定、修改交易規則,在網絡交易中具有主動性,使消費者和商家在交易中處于實質上不對等地位。
2、部分商家誠信經營意識差。有些商家缺乏誠信意識,為追逐更高利潤,不惜進行虛假宣傳,公然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在發生糾紛后甚至擅自修改交易數據。
3、網絡詐騙時有發生,消費者防不勝防。網絡交易的虛擬性也給一些不法分子通過網絡交易進行詐騙提供了機會和可能,加之這些不法分子詐騙手法具有隱蔽性和一定的技巧,消費者很難識破。
網絡購物的信息表現為電子數據,易修改,不易保存,甚至還能通過遠程瞬間不留痕跡地予以刪除;加之消費者多證據意識淡薄,易錯過保存證據的最佳時機,證據保存不利,即便是訴至法院,也多因為舉證不能而承擔不利后果。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通過網絡銷售商品的時候,違法的行為是非常多的,例如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產品侵權、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等,網絡銷售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要承擔侵權的責任。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屬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行使的職權的是
2021-01-09身體損害認定交警承擔費用嗎
2020-12-07律師調解婚姻糾紛應遵守哪些原則
2021-03-10什么情況下格式合同無效
2021-02-20合同到期解除協議書還有效嗎
2021-02-19簽訂勞動合同后沒有實際履行怎么處理
2021-01-30司機座位責任險的保額是多少
2020-12-18飛機軍事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8飛機延誤險的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4合同的法定解除權在什么時候體現呢
2021-03-12保險合同的輔助人可以有哪些
2020-11-21意外保險哪些人不理賠
2021-03-09肇事司機拿了發票就能報保險嗎
2021-02-27無責任方保險理賠流程
2021-02-19土地承包經營權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撤銷
2021-02-12土地轉讓合同條款變更手續的辦件條件,依據和程序是什么
2020-12-11新土地法規定每一畝地多少錢
2020-11-10修建機場拆遷有哪幾種拆遷方式
2021-02-12劃在拆遷紅線內的房子能不能賣
2021-01-11江蘇傳統村落保護辦法:擅自拆除傳統建筑將被追責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