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法律小知識:什么是“遺贈扶養協議”?
按照我國《繼承法》第三十一條:“公民可以與扶養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扶養人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公民可以與集體所有制組織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集體所有制組織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的規定,遺贈扶養協議是被繼承人與繼承人以外的第三人(包括公民和法人),就被繼承人的生養死葬,和被繼承人身故后遺產由扶養人受遺贈而簽訂的協議。現實生活中,常發生于養老院與接受養老服務的老人,或農村集體組織的人員與村委會(如已進行城中村改造,就是與經濟聯社、經濟聯合社等)之間。該行為以協議的形式作出約定,屬于民事法律行為,但不適用我國《合同法》的規定,而適用《民法通則》、《繼承法》及相關司法解釋、意見的規定。
或許有當事人會問,如存在遺贈扶養協議,又存在遺囑或遺贈,那么遺產的繼承應當以那個文件為準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條的規定:“被繼承人生前與他人訂有遺贈扶養協議,同時又立有遺囑的,繼承開始后,如果遺贈扶養協議與遺囑沒有抵觸,遺產分別按協議和遺囑處理;如果有抗觸,按協議處理,與協議抵觸的遺囑全部或部分無效”,也就是說,遺贈扶養協議的效力是優先于遺囑的,除非該協議無效或被解除。曹律師認為,這個也體現了法律所倡導的權責相統一、公平合理的民事原則,既然第三人履行了生養死葬的義務,而被繼承人又同意將遺產遺贈給它的,那么沒有盡扶養義務的繼承人或受贈人,其繼承權利就不能對抗遺贈扶養人受遺贈的權利!
此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4條:“由國家或集體組織供給生活費用的烈屬和享受社會救濟的城市居民,其遺產仍應準許合法繼承人繼承”,第55條:“集體組織對"五保戶"實行"五保"時,雙方有扶養協議的,按協議處理;沒有扶養協議,死者有遺囑繼承人或法定繼承人要求繼承的,按遺囑繼承或法定繼承處理,但集體組織有權要求扣回"五保"費用”,及第56條:“扶養人或集體組織與公民訂有遺贈扶養協議,扶養人或集體組織無正當理由不履行,致協議解除的,不能享有受遺贈的權利,其支付的供養費用一般不予補償;遺贈人無正當理由不履行,致協議解除的,則應償還扶養人或集體組織已支付的供養費用”,意見對于不屬于遺贈扶養協議的情況,集體組織的費用扣除權,及遺贈扶養協議解除時扶養人與被扶養人法律責任的劃分問題,都作出了相應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產品責任糾紛如何歸責
2020-12-17交通肇事罪如何進行司法認定
2021-02-11一年半刑期能減刑嗎
2021-01-22保單保全受理多久解開
2021-01-14專利權可以贈與嗎
2020-12-27借貸糾紛夫妻是否共同賠償
2020-11-15銀行員工私劃走客戶款項銀行要承擔責任嗎
2021-02-10拆入資金用于什么方面
2021-02-08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政策有哪些
2021-01-15試用期內降薪調崗合法嗎
2021-02-05運輸途中瓷器毀損由誰承擔責任
2020-11-23煤火費勞動仲裁可追溯幾年
2021-02-11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權爭議上訴案
2021-01-19責任保險合同中仲裁條款效力
2020-12-23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什么保險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8保險代理合同(四)
2021-02-22再保險公司概述
2021-02-12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否解除合同?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