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公民有繼承的權利,那么遺產繼承一般是在什么時候開始呢,當事人繼承遺產需要經過哪些階段呢。
遺產繼承有時間限制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條規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第八條規定: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二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另外,第二十四條規定:存有遺產的人,應當妥善保管遺產,任何人不得侵吞或者爭搶。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條規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第八條規定: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二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另外,第二十四條規定:存有遺產的人,應當妥善保管遺產,任何人不得侵吞或者爭搶。
《最高人民法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59.人民法院對故意隱匿、侵吞或爭搶遺產的繼承人,可以酌情減少其應繼承的遺產。
根據以上法律規定,繼承開始的時間是被繼承人死亡的時間,即從被繼承人死亡開始繼承就已經開始了。繼承開始的時間與遺產分割的時間是不同的。遺產分割的時間,是各繼承人實際取得遺產的時間,可由各繼承人協商決定。實際生活中,遺產分割往往在繼承開始后很長時間才進行,所以您不必擔心因沒有實際分割遺產而喪失繼承權。另外,依據《繼承法》及《最高人民法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相關規定,存有遺產的人應妥善保管遺產并不得故意侵吞或爭搶遺產,否則人民法院可以酌情減少其應繼承的遺產。但應注意的是關于繼承權糾紛的訴訟時效問題,在因繼承權產生糾紛時,一定要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行使權利,否則有繼承權的人即喪失了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的權利,義務人也可因此不履行義務。
公民繼承遺產的程序
1.依照繼承法規定涉外繼承繼承公證是指被繼承人、繼承人、遺產這三個繼承法律關系中,有一個以上涉外因素的公證事項。
2.依照《繼承法》第三十六條及司法部的有關規定,下列情況可由有管轄權的公證處為當事人辦理繼承權公證:
(1)當事人申請繼承居住在中國境內的中國公民或外國人在境外的動產;
(2)當事人申請繼承居住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在中國境內的動產或不動產;
(3)當事人申請繼承居住在境外的外國人在中國境內的不動產。
3.下列情況公證處則不出具繼承權公證書,而是根據具體情況為當事人出具與被繼承人的親屬關系證明書、結婚證明書或有關當事人的出生證明書,這些證明書發往域外,再按照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或被繼承人不動產所在地法律規定繼承遺產:
(1)當事人需要繼承中國公民或外國人在境外的不動產;
(2)當事人需要繼承居住在國外的中國公民或外國人在境外的動產;
(3)當事人需要繼承居住在國外的外國人在中國境內的動產。
4.申辦涉外繼承公證,所有繼承人均應向同一公證機關提出申請,如果有的當事人在域外或外地工作不能前來的,要辦理委托書,委托親友代為辦理,委托書應分別經當地或所在國的公證機關和我駐外使領館公證、認證當事人在香港的,應由司法部指定的香港律師辦理公證,繼承人中有人放棄繼承權的,應向公證機關提供合格的“放棄繼承權聲明書”。
5.已當事人申辦涉外繼承權公證時,應當填寫公證申請表,并提交下列證件和材料。
(1)當事人的身份證明。如工作證、居民身份證、戶口本等。如果當事人是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或聾啞人,應當由其監護人代為申請,同樣,監護人應提交本人的身份證明及與當事人關系的證明。委托他人代為辦理的,應提交經公證的“授權委托書”和代理人的身份證明。
(2)被繼承人的死亡證明。在國外死亡的須提供經過公證、認證的死亡證明或其他根據;在國內死亡的,應提交有關醫院出具的死亡證明書或被繼承人生前戶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注銷戶口的證明。在沒有以上證明的情況下,應提交尸體火化單據;對于早年死亡無法提供直接證據的,可根據死者墓碑照片、死者訃告以及其他足以證明死亡的證據,同時須由兩個以上的知情人作證;如果被繼承人是被宣告死亡的,應提交人民法院關于宣告失蹤人死亡的公告。
(3)被繼承人遺產的產權證明。如房屋所有權證書或契證、銀行存款單、有價證券和數額等有關材料。
(4)被繼承人生前立有遺囑的,當事人應提交遺囑原件。遺囑人在國外立的遺囑,應經我駐外使領館認證。
(5)當事人與被繼承人關系的證明。例如:提交結婚證書或收養關系證書,證明當事人與被繼承人是夫妻關系或者是養父母與養子女的關系。也可以提供被繼承人生前所在單位人事部門根據檔案記載出具的親屬關系證明、特別應注明繼承人對死者生前是否盡過扶養、撫養、贍養的義務等有關情況的證明。
(6)代位繼承人申辦公證的,還應提供繼承人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證明及本人與繼承人的關系證明。相關政策法規:《繼承法》。
我國《繼承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中國公民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遺產或者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外國人的遺產,動產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由此可見,涉外繼承的情況比較復雜,一般因被繼承人的國籍、遺產的種類、住所地和遺產所在地的不同需要適用不同國家的法律。因此,當事人就要根據不同的情況,申辦不同的公證事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楊勇軍律師,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山東統河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原濟南軍區空軍法律顧問處主任、司法辦主任,空軍優秀律師,中共黨員,曾任濟南軍區空軍法律顧問處主任、濟南軍區空軍政治部司法辦主任,擔任多個機關事業單位法律顧問,多次參與重大建設項目合同審查,在軍隊期間每年帶領法律骨干深入基層部隊開展法制教育,本人多次被空軍表彰為“優秀律師”,多次被市、區司法行政部門評為優秀律師,所領導的法律顧問處多次被空軍評為“先進法律顧問處”。已有十多年執業經歷,涉及民事、刑事、行政等各類案件,法律理論功底深厚,實踐經驗豐富。曾在中國軍法、山東法制報、法制與社會、天涯論壇、今日頭條等多家報刊網絡發表文章。
什么樣的房屋拆遷屬于棚改,如何賠償
2021-02-14互換土地的基本條件有哪些
2020-11-13集中采購目錄是誰確定公布
2021-02-03二手房交易的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02公司收取押金和扣押身份證件的合法嗎
2021-03-23小股東如何應對公司不分紅
2021-03-08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有幾級
2021-01-16交通事故賠償協議有哪些要求
2021-03-24法院分割財產要多久
2021-02-09傷殘等級鑒定的標準
2021-02-26第二次離婚訴狀范本
2020-11-18商業銀行破產給賠付嗎
2021-01-08哪些情形下不適用繼續履行
2021-03-17承攬人、定做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1-26一位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房產如何繼承
2021-03-23勞動合同的效力的具體內容
2021-01-23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相關法條
2020-12-27工地勞務合同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1-14辭職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15企業財產最低起保費是多少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