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短片)
解說:
“證據是一門科學,但是對于這門科學恐怕我國有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對它感覺陌生,包括法學本科生。”一位法學家這樣表示,可是就是這樣一個似乎有些生僻的專業名詞,在今天卻成了媒體追逐的熱點。
5月30日新聞: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聯合發布了《關于辦理死刑案件審查判斷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和《關于辦理刑事案件派發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規范死刑案件的證據認定。【五部委負責人就兩個“證據規定”答問】
熊選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
就是以最嚴格的證據標準,最審慎的態度和工作作風把每一起死刑案件都辦成經得起歷史和法律的檢驗。
解說:
死刑案件人命關天,一旦出錯其后果不僅僅是一條生命的消逝,受損的還有法律的尊嚴、司法的公信。而舉世關注的趙作海案恰好就發生在這個月,也因此這兩部法規被提取的關鍵詞也就集中到了刑訊逼供、冤假錯案之上。
實際上,關于刑訊逼供法律不僅明文禁止,而且設有專門罪責,可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是,類似的事情時有發生,甚至制造了一些冤案。
樊崇義(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我們法律雖然也規定嚴禁刑訊逼供不準打人,但是實際工作中也是禁而不止,冤假錯案不斷發生,這個規定是從證據規則上,從程序規則上對于你非法搜集的證據加以制裁,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說了等于白說,拿來了等于白拿。
解說:
顯然,在專家看來,這一次的新規所針對的不僅僅是刑訊逼供那么簡單,它所追求的有對證據本身真實性的嚴格規定,同時還有對于證據獲得的程序正義的強調,這一點也在對非法證據排除上得到了體現。
程序啟動、法庭初步審查、控方證明、雙方質證、法庭處理,五個嚴格的操作流程來避免冤假錯案的發生,其中明確規定,公訴人應當向法庭提供訊問筆錄,原始的訊問過程錄音、錄像或者其他證據,提請法庭通知訊問時其他在場人員或者其他證人出庭做證,仍不能排除刑訊逼供嫌疑的,提請法庭通知訊問人員出庭作證,對該供述取得的合法性予以證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習生與單位之間屬于何種用工性質
2020-12-19不還借款能否行使不安抗辯權
2021-01-29試用期辭退員工什么情況下是違法的
2020-12-15試用期辭職需要提前幾天
2020-11-25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關系特點有哪些
2020-11-18涉外婚姻的法律效力如何
2021-03-23如何處理股東權益糾紛
2020-12-18何種情況時,保證責任減免
2021-03-15訂婚一個月可以退婚嗎
2021-01-04吃霸王餐構成什么罪
2020-12-15冷暴力算校園欺凌嗎
2020-11-13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1-17杭州女生課間墜亡學校是否應承擔責任
2020-12-26房屋不滿意可以拒交中介費嗎
2021-01-11簽訂的就業協議可以約定違約金嗎
2021-03-26強制調崗降薪如何賠償
2021-03-20勞動局都管些什么
2020-11-16人壽保險公司的責任是什么,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0-12-13意外傷害保險報銷比例是什么
2021-03-23人身保險合同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