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訊逼供罪的概念及立法演進
刑訊逼供解釋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刑訊逼供為刑法意義上的刑訊逼供,主體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員(即有偵查、檢察、審判、監管職責的工作人員),客觀方面表現為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變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為。而廣義的刑訊逼供客觀方面還包括對證人使用肉刑或變相肉刑、暴力取證的行為,以及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施以精神折磨的行為。《牛津法律大辭典》將刑訊逼供辦界定為:使一個人遭受肉刑或精神上的痛苦,以便從他那里獲得口供。在刑事司法實踐中,大量的刑訊逼供都是廣義上的刑訊逼供行業,雖然它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直接侵害后果沒有狹義的刑訊逼供行為嚴重,但同樣對司法公正和社會產生了惡劣的影響。我國刑法第247條規定的刑訊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為。
在我國古代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時期,以及歐洲的中世紀時期,刑訊逼供被認為是一種合法的訴訟方式,尤其是到了封建社會時期,刑訊成為糾問式訴訟制度的一個典型特點。直至資產階級革命,在啟蒙思想家的號召下,針對封建社會的罪刑擅斷、刑罰的殘酷性和不人道性,確立了禁止強迫被告人招供的相關法律制度。清末頒布了《大清現行刑律》,是中國最早宣布廢除刑訊的法律。中國共產黨在建立人民民主政權后,在長期的司法實踐中逐步確立了“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嚴禁刑訊逼供”的刑事政策和司法原則,并規定在1979年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同時,1979年刑法典也規定了刑訊逼供罪,旨在懲治和預防司法實踐中的刑訊逼供現象。我國刑法典第136條規定:“嚴禁刑訊逼供。國家工作人員對人犯實行刑訊逼供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以肉刑致人傷殘的,以傷害罪從重論處。”修訂后的1997年刑法典則對本罪的罪狀及法條結構作了重大修改,第247條規定,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行刑訊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證人證言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條、第232條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催繳通知書不執行會怎樣
2021-03-02外貿公司變更注冊資本增資流程是什么
2021-03-20破產法司法解釋
2021-03-20刑法對減刑的規定
2020-11-27離婚時的小孩撫養權怎么判
2020-12-26女方懷孕期間男方出軌怎么辦
2020-12-04挖沙子犯法嗎
2021-01-06為什么要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24沒有終止合同單位停了五險一金怎么辦
2020-12-09運輸保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20-12-18保險公司所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7保險公估人承擔過錯賠償責任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6保險修車是自己先墊付嗎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
2021-01-08重復保險三大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11保險公司應履行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23死亡險被保險人不認可保險金額,合同有效嗎
2020-12-18送餐撞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2-01保險法規定沒有受益人的情形具體包括哪幾種
2021-02-13保險的作用
2021-03-17宅基地房屋要補繳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