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
某區人民法院認為,法醫學鑒定結論及相關證據證實被告人陳某對黃某身體未直接實施傷害,黃某死亡是冠心病急性發作而死亡,因此陳某的行為與黃某死亡結果沒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陳某持鍍鋅管追趕黃某,主觀上具有傷害的故意,客觀上實施持械追趕的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并根據陳某認罪態度好且賠償被害人親屬部分經濟損失,予以酌情從輕處罰。判決被告人陳某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注:刑事附帶民事部分在此不再陳述)
評析
就本案而言,雖然,被告人陳某不具備專業醫學知識,不可能預見被害人自身患有特殊疾病這一事實,但這并不影響被告人應當預見自身侵害行為的高度危險性和造成的嚴重后果。陳某作為一名具備相當社會生活經驗的成年人,在具有足夠思考余地的條件下,應當能夠預見到持鍍鋅管追打黃某導致他人傷害的危害結果。雖然被告人陳某對黃某身體未直接實施傷害,但主觀上具有傷害的故意,客觀上實施持械追趕的行為,使黃某的情緒高度緊張,在追趕的過程伴隨著劇烈運動,誘發了黃某冠心病急性發作而死亡,而終止了陳某故意傷害行為發展下去,屬意志以外原因未遂,因此陳某的行為符合故意傷害罪的構成要件,但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刑法中的因果關系所要說明的是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它從不同角度可以進行不同的劃分,其中最主要的是必然因果關系與偶然因果關系的區別,當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存在必然因果關系時,一定具備刑法意義上的因果關系。但是,將刑法上的因果關系僅僅局限于必然因果關系,已經不能適應司法實踐發展的需要,因為隨著科學的進步,社會關系日趨復雜,有些人會通過創造條件的方式實現犯罪目的,堅持必然因果關系說,有可能會放縱犯罪。所以當危害行為本身并不包含產生危害結果的根據,但在其發展過程中,偶然介入其他因素,由介入因素合乎規律地引起危害結果時,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具有偶然因果關系,介入因素與危害結果之間是必然因果,二者都是刑法意義上的因果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法糾紛中律師作用和重要性
2020-12-21公司經營權反擔保抵押可以嗎
2020-11-27生產費和撫養費如何算
2020-12-25夫妻共同財產可以贈送給親人嗎
2021-03-22沒有結婚證家暴怎么辦
2021-01-23貨品合同乙方中途終止怎么賠償
2020-11-12主合同消滅擔保合同也消滅嗎
2021-03-02警察能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4公司規章制度設立方法
2021-03-02合同到期可以調崗嗎
2020-12-01勞動調解書有錯別字還有效嗎
2020-11-18發生事故司機受傷商業險是否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1-02-13產品責任保險與產品質量保險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工程保險費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2021-02-15保險公司監督檢查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2021-01-23女朋友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的受益人嗎
2021-02-05夫妻共同財產有沒有包括保險
2020-11-22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不生效
2020-11-23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0-11-12汽車浸水保險如何賠?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