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正確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等有關法律規定,結合審判實踐,就有關適用法律的問題作如下解釋:
第一條因生命、健康、身體遭受侵害,賠償權利人起訴請求賠償義務人賠償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本條所稱“賠償權利人”,是指因侵權行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
本條所稱“賠償義務人”,是指因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權行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第二條受害人對同一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有故意、過失的,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一條的規定,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但侵權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害人損害,受害人只有一般過失的,不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
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三款規定確定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時,受害人有重大過失的,可以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
第三條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致人損害,或者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構成共同侵權,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
二人以上沒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但其分別實施的數個行為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應當根據過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四條二人以上共同實施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為并造成損害后果,不能確定實際侵害行為人的,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共同危險行為人能夠證明損害后果不是由其行為造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條賠償權利人起訴部分共同侵權人的,人民法院應當追加其他共同侵權人作為共同被告。賠償權利人在訴訟中放棄對部分共同侵權人的訴訟請求的,其他共同侵權人對被放棄訴訟請求的被告應當承擔的賠償份額不承擔連帶責任。責任范圍難以確定的,推定各共同侵權人承擔同等責任。
人民法院應當將放棄訴訟請求的法律后果告知賠償權利人,并將放棄訴訟請求的情況在法律文書中敘明。
第六條從事住宿、餐飲、娛樂等經營活動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未盡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如果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點擊律霸網找律師作相關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法關于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的原則有哪些規定?
2021-01-24要約收購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11租房拆遷租戶可以獲得賠償嗎
2021-01-23公司并購和收購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石城縣縣城規劃區集體土地征地拆遷安置辦法
2021-03-172020無犯罪記錄證明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02人民法院對和解申請的審查重點是什么
2021-03-22終止合同需要約定還款期限嗎
2021-02-12用人單位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1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0-11-19公眾責任險是指什么
2021-01-17飛機延誤險怎么買
2020-12-23<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某公司某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支公司訴被趙某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11失業保險基金的構成
2021-02-02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保險合同是否還有效
2021-03-25怎樣提前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保險經紀人的民事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13事故車停運,能要求保險公司賠償間接損失嗎
2020-11-09面包車拉貨保險拒賠可行嗎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