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其身體權是否完全喪失?自愿捐贈遺體者的家屬能否對遺體的最終走向享有更多的知情權?
按照目前法學界對身體權的基本解釋,身體權是指公民(包括殘疾公民)維護其身體完全支配其肢體、器官和其他身體組織的具體人格權。身體是公民享有權利的物質基礎,離開了身體,公民無任何權利可言,更不要說具有法律上的人格權。身體權就在于保持身體的完全性、完整性。侵害他人身體的完整性就是對他人身體權的侵害。身體權同時表現為公民對自己身體組成部分的肢體、器官和其他組織的支配權。所以說,身體權也是公民基本的人格權。
目前,我國對于死者是否享有身體權一直沒有定論。我國著名法學家楊*新認為,人活著對自己的身體享有身體權,死后,身體權就轉化為身體利益,這種身體利益轉化由他的近親屬依法保護,侵害死者的遺體,同樣構成侵犯行為,死者的近親屬同樣可以要求賠償精神損失。
與此同時,我國沒有一部統一的遺體捐贈法,只有衛生部和一些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遺體捐贈條例。但我發現,其著重強調的只是捐獻前的自愿程序,而當遺體捐獻后,在遺體捐獻程序、接收站工作人員的培訓、遺體保管、捐獻方和接受方的權利與義務等具體操作方面還存在不少缺陷,很多方面完全處于法律真空。
刑事律師提示:
當一項社會事務事實上處于無人監管的狀態之中時,當法律在多個環節出現真空時,權利就容易受到侵害,程序就容易混亂,個人或家屬之所以愿意遺體捐獻,是因為他們希望能夠為醫學研究盡一份力,從而幫助更多的人擺脫病魔,但這并不意味著遺體就完全“任人處置”。
對于生者來講,我國法律對于身體權的維護確實高度重視,包括《憲法》、《刑法》都規定了身體權受到侵害時,對方應負的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而對于死者來說,身體權的擁有與否應當盡快有一個定論,不能總是讓這塊領域處于法律空白之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公司上班得了肺炎怎么辦
2021-01-28國有獨資公司設立條件需要哪些
2020-11-24執行董事可以做股東代表訴訟的原告嗎
2021-01-23公司注銷后債權債務怎么處理
2020-12-21公司持假營業執照如何處罰
2020-12-23支票及支票怎么填寫
2021-02-14人民法院確定財產處置參考價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20贍養費收入法院能查嗎
2020-11-27合同法律風險識別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9競業限制協議效力無效的規定是啥
2021-02-19職工因工致殘如何調崗
2020-11-16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企業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商務旅行人身意外傷害險是否屬于稅前扣除的范圍
2020-11-23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責任
2021-01-30違反告知義務的法律后果
2020-12-01委托訴訟代理權如何取得
2021-03-15林地承包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3-22土地轉讓模式
2021-03-11申請信息公開對提高征地拆遷補償有作用嗎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