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侵犯他人生命的犯罪
1、故意殺人罪
采用各種手段(如槍殺、投毒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即已經出生、能獨立呼吸的人的生命。至于該人是嬰兒還是大人,是健康的人還是病人,都不影響本罪的成立。本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在認定故意殺人罪時,要注意區分故意殺人罪與危害公共安全罪中以放火、爆炸、決水、投放危險物質等危險方法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界限。區分的關鍵在于前者針對的是特定的犯罪對象,可能是一個人,也可能是幾個人,而后者針對的不特定的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所以,在區分兩者界限的時候,必須考察行為人的行為是否危及公共安全。
要注意自殺案件的定性與處理。
第一,以暴力、威脅方法逼迫他人自殺或者以相約自殺的方式欺騙他人自殺而本人不自殺的,也應當以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第二,誘騙幫助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能力的人自殺的,也應當以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第三,實施了刑法所規定的作為或者不作為而造成他人自殺身亡的,應當將他人自殺身亡的結果作為行為人構成的某種犯罪的量刑情節予以考慮;
第四,教唆、幫助意志完全自由的人自殺的,不宜犯罪論處。
還要注意理論上和實際中爭議較大的安樂死在我國是非法的,司法實踐中通常以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要注意法定的以故意殺人罪處理的情形。
2、過失殺人罪
由于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如擦槍不慎,走火射死他人。從危害結果看,本罪與故意殺人罪相同,區別在于主觀不同。同時,過失行為只有已經造成他人死亡時,才構成過失殺人罪;故意殺人,雖然沒有造成死亡,也構成故意殺人罪(未遂)。如果行為人沒有預見而且不可能預見死亡結果的發生,不負刑事責任。過失致人死亡刑法上另有明確規定的,依照有關規定處罰。如汽車司機開車不慎撞死他人,按交通肇事罪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親人被抓,沒有錢請律師辯護怎么辦?
2021-02-18涉外撫養范圍包括什么
2021-01-29重婚登記的婚姻工作人員有哪些處罰
2020-11-16離婚如何訴訟
2020-11-29新婚姻法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3-24民法總則對保護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24陽臺使用權歸誰
2021-03-04外嫁女戶口遷出還有宅基地繼承權嗎
2020-12-21老人在商場摔傷責任該由誰來承擔
2020-11-22業主大會及業主委員會的區別是什么,各自的職責和成立的程序是什么樣的
2020-12-29祖父對未成年孫子恨鐵不成鋼,可以撤回贈與的房子嗎
2020-12-10鄉村規劃外的違法建設如何處罰
2021-02-24入職材料補齊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怎么對抗政府非法征地
2021-02-17“互碰自賠”處理機制的實行
2020-11-19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12-04保險公司應告知健康保險合同事項
2021-02-20自家車相撞,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0-12-11合理期待原則在保險合同中如何運用
2021-03-05經濟適用房出了土地出讓金可以買嗎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