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奪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當場奪取他人數額較大的財物的行為。該罪的客觀方面具體表現為以下三種形式:(1)乘人不備而奪取;(2)在他人來不及奪回時(不問是否乘人不備)而奪取;(3)制造他人不能奪回的機會而奪取。由此可見,“乘人不備”而奪取財物只是搶奪罪中的一種最常見的表現形式,但并不意味它是搶奪罪的唯一表現形式,也不意味它是搶奪罪的必要客觀構成要件。
長期以來,由于后兩種情形在搶奪罪中不常見,一致很多人忽略或者遺漏了這些情形,而將搶奪罪定義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乘人不備,公然奪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該觀點將“乘人不備”作為搶奪罪的一個必要客觀構成要件。但是仔細分析,不難看出,“乘人不備”并不是搶奪罪的必要構成要件,而是搶奪罪的一種常見表現形式。比如,財物的所有人或保管人對行為人搶奪財物的意圖已有所察覺、有所防備,行為人甚至也意識到這一點,但是行為人利用當時偏僻無人、治安不好、無人敢出面干涉等情況,或者在財物的所有或者保管人因年老、患病、輕中度醉酒等原因而喪失或基本喪失保管財物能力但神智情形等情況下,未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而公然奪走財物。在此種情況下奪取財物的行為人明顯不屬于“乘人不備”,但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客觀上實施了公然奪取財物的行為,符合搶奪罪的主客觀要件,應以搶奪罪論處。故,應注意不要將常見“符合規范的常見事實”等同于“規范能夠評價的全部事實”,不能將搶奪罪的客觀構成要件等同于“乘人不備”這種表現形式。只要行為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了公然奪取的手段,且奪取的財物達到搶奪罪的數額構成標準后,就可以認定該行為構成搶奪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情形一審就終審判決
2020-12-26外嫁女兒能繼承遺產嗎
2021-02-15和家里斷絕關系能拿到斷絕費嗎
2021-02-18辦理房地產抵押登記須知
2021-02-28合同債權的權能與特點有哪些
2020-12-20法律規定擔保合同簽訂流程是什么樣的
2020-12-17調崗通知書范文
2020-11-18勞動爭議案件拘留多久
2020-11-10購買人壽保險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07飛機延誤賠償在哪領
2021-03-16車輛損失險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3-18投保前最關心的有哪些事
2021-03-26詳解旅游保險有哪些
2020-12-17原告張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1-01-17少兒分紅保險如何選擇最合適
2021-01-31交強險是什么,它與第三者責任保險的區別
2020-11-21發生交通事故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2-16什么是保險公司年報
2021-01-13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呢
2021-01-16發生事故后如何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