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中人物等名稱均為化名)
(一)基本案情
2012年5月,被告人曾-冰經人介紹認識了現任丈夫許某,隨后即與許某以及許某與前妻生育的女兒小佳(案發時不滿3歲)一起生活。為阻止許某與前妻聯系,曾-冰經常大發雷霆,懷孕后更是時常對非親生的小佳嚴厲苛責,打罵不斷。
2013年1月1日下午5時,曾-冰在家中叫小佳洗澡,小佳哭鬧著不愿意。一怒之下,曾-冰用手打、推小佳的臉和頸部,小佳跌倒在地上致頭部受傷。剛開始,曾-冰并未在意,但之后小佳開始神志不清,伴隨有嘔吐和昏迷癥狀。曾-冰這才叫上親戚一起將小佳送至醫院搶救,但終因傷情太重,小佳于1月7日死亡。經法醫鑒定,小佳死亡原因為重型顱腦損傷,左額頂部硬膜下血腫并腦疝形成、腦干功能衰竭。
小佳被打當晚10時許,公安機關在醫院將曾-冰抓獲。由于曾-冰當時懷有身孕,2013年1月2日至2014年6月30日,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分別對其采取了取保候審措施。2014年7月1日,曾-冰被批準逮捕。同年7月7日,檢察機關向一審法院提起公訴。
(二)裁判結果
廣東省清遠市清新區人民法院經開庭審理后,以故意傷害罪對被告人曾-冰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零三個月。一審宣判后,曾-冰認為量刑過重提起上訴,認為:1.原判認定上訴人犯故意傷害罪屬適用法律錯誤,其行為屬于過失致人死亡,上訴人與被害人共同生活期間一直對其照顧有加。案發時上訴人只是出于教育的目的打了被害人幾下,小孩摔倒死亡并非其所愿,且現實中家長教育致小孩死亡有許多案例都是以過失致人死亡定罪處罰。2.被害人父親曾對上訴人表達過諒解的意思。3.原判未充分考慮其悔罪態度及父母年老、兒子年幼的情形。請求二審法院予以改判。
清遠中院經二審審理查明事實后認為,雖然從上訴人曾-冰在小佳昏迷后送醫院搶救等情況看,其并不積極追求被害人死亡的后果,但是從其毆打方式和部位,以及被害人頭部左枕骨粉碎性骨折,顱骨骨縫骨裂狀且部分腦組織呈溶解狀改變的傷害后果,可見上訴人在實施毆打時的力度,顯示其主觀上對危害后果的放任,應屬間接故意,因此一審認定構成故意傷害罪正確。對于曾-冰上訴提出其有積極賠償的情節,經查屬實,同時考慮到該案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且案發后上訴人積極將被害人送醫救治,留在醫院守候沒有逃走,遂改判曾-冰有期徒刑十二年。
(三)典型意義
每年孩子被父母或被家庭成員打死的報道幾乎就沒有中斷過。孩子是父母的骨肉、家庭的希望,在孩子成長的路上,一些父母為什么忍心一次次地下狠手,做出傷害孩子的事情?因為很多人仍然認為家長打罵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是我國相當多的父母信奉的一條古訓。
錯誤的管教觀念是導致對孩子施暴的一個主要原因,另外,還有生活困難、工作壓力大、未婚先育沒有條件撫養、孩子身體智力有缺陷或殘疾、重男輕女、父母有惡習、品行不良和精神心理異常等也導致這種倫理慘劇頻發。
這類案件反映出,由于未成年人弱小,一些父母并沒有把孩子當成獨立個體看待,而是將其當成私有財產或物品,甚至當成出氣筒、泄憤目標、報復工具。
在未成年人保護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中,已明確規定監護人“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但在社會觀念尚未完全將“父母打孩子”納入法制視角的情況下,非到打孩子致傷、致殘、致死情況下,父母很難受到法律的制裁;在干預機構和措施上,更遠沒有達到保護兒童不受家庭暴力傷害的程度。因此,有必要站在保護兒童的立場上,認識家庭暴力對兒童的傷害,要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的關注和保護,對未成年人施暴的犯罪分子給予嚴懲;同時并提出相應的干預對策,遏制這種不良現象,保障孩子的生命尊嚴不受侵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征地賠償標準規定是什么
2021-01-21如果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將房屋轉租,對于轉租期限的約定應注意什么
2020-11-19審議中的民法典跟原來的婚姻法比,修改了哪些
2021-03-17質權實現后的價款如何處理
2021-02-17虛假離婚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7哪些財產是不可繼承的?
2021-01-25企業合并 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17試用期申請離職公司不放人怎么辦
2021-02-28合同到期不給離職證明怎么辦
2020-12-29國際鐵路聯運貨損的索賠時效和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16意外傷害保險理賠需要多久
2021-02-22保險公司應否對后續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24有關保險公司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9新保險法增加哪些規定
2021-01-05起訴保險公司拒賠訴狀有什么內容
2021-02-20個人土地承包合同書
2021-01-10出嫁女怒訴法院,依法追回拆遷補償款
2021-01-16什么叫做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0-11-14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原則有哪些,以及有哪些方式
2020-11-18農民可以自主要求延長承包期嗎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