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行賄與個人行為的區別有哪些?
(一)、主體不同
個人行賄罪的主體是自然人,其是一種錢權交易的對向性犯罪,即交易的主體雙方具有對向性、同一性,在二者之間,一般不介入其他主體,因此,個人行賄罪具有兩個核心要件:一是所謀取的不正當利益,必須是直接歸屬于自然人;二是所行賄的財物,必須是屬于自然人所有、并歸其支配。
而單位行賄罪的犯罪主體必須是單位。這里所講的單位,根據《刑法》第30條的規定,應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既包括國有、集體所有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也包括依法設立的合資經營、合作經營企業和具有法人資格的獨資、私營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
(二)、歸向不同
《刑法》的有關規定,單位行賄罪行賄行為的違法所得必須歸單位所有,如果歸個人所有,應以自然人的個人行賄罪論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2、3條分別規定: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不以單位犯罪論處;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關自然人犯罪的規定定罪處罰。
(三)、情節標準不同
“情節嚴重”是構成單位行賄罪的必要條件之一,也是與個人行賄罪相區別的一個重要標志。至于如何認定該罪的“情節嚴重”,則應從主、客觀兩方面,即主觀上的罪過程度與客觀上造成的社會危害程度來確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視為“情節嚴重”。
行賄數額大。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中的有關規定,單位行賄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而個人行賄罪的追究數額起點是1萬元。
自然人行賄十萬元以上不滿三十萬元的屬于“情節嚴重”,應判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單位行賄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才屬于“情節嚴重”,的立案標準。
綜合上面所說的,行賄是會存在著有個人行賄也是有單位行賄的,但對于這兩種行賄有很大的區別,對于個人行賄所主要針對于的是個人,而對于單位行賄所使用的是雙罰制度,不僅單位要受到處罰,而且主要負責任的人也會也沒有承擔相應的刑法。
最新單位行賄罪司法解釋
犯單位行賄罪怎么處罰
個人行賄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逃稅罪的處罰
2020-11-09財政部門作為出資人的主要職責有哪些
2021-03-07股權融資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4退伍軍人跟沒當過兵的人犯法怎樣判刑
2020-11-21妻子起訴要回購房款
2021-03-19集資房屬什么性質的房
2021-02-23員工入職后用人單位發現學歷造假該如何處理
2021-02-23人壽保險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21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什么不同
2020-12-07怎樣解決保險公司實際償付能力低于規定標準的問題
2021-03-14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
2021-01-06車險理賠的程序怎么走
2021-02-19保險公司會審查理賠材料的合法性嗎
2021-01-08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0-11-09保險詐騙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2021-03-13繳納保險費有什么作用
2021-02-02承包的土地可以領取糧補嗎
2021-01-05農村土地確權糾紛怎么解決
2021-01-04拆遷補償款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3-13房屋拆遷補償包括哪些方面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