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賄的共同犯罪是受賄嗎?
行賄的共同犯罪不是受賄,因為行賄罪與受賄罪各自具備各自的犯罪構成。《刑法》中的每一種犯罪都有其特定的犯罪構成要件。衡量某種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并不是看這種行為是否具有刑法上的對向行為的存在,而是應該看它是否符合自身的犯罪構成。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刑法中并不存在絕對的對向犯,任何犯罪都可以根據其自身的犯罪構成單獨成立犯罪,而不需要也不是以相互對向的行為作為必要條件。受賄罪與行賄罪有著各自的構成要件,是否成立行賄受賄罪應看其主客觀要件是否具備。受賄罪以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的廉潔性作為其直接客體,客觀方面表現為利用職務之便收受或索取他人財物的行為,受賄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其主觀方面是行為人明知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而收受或者索取財物的行為,是一種損害職務行為廉潔性的行為,主觀方面是故意地實施這種行為。
行賄罪的犯罪構成要件與受賄罪的構成要件有著根本的區別。首先,行賄罪的基本客體表現為侵犯了國家公職人員職務行為的不可收買性;其次,行賄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行賄人向國家公職人員實際交付財物的行為;再次,行賄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包括一切具有刑事責任能力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自然人和法人;最后,行賄罪的主觀方面表現為明知自己的行為是收買國家工作人員,利用其職務之便意圖對方為自己謀取不正當利益。通過比較受賄罪與行賄罪的構成要件,我們可以看出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對向關系,但同時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犯罪構成要件體系。無論是在受賄罪還是行賄罪的構成要件中,法律都沒有要求必須以相互對方的行為為成立的必備要件。所以,我們在認定是否成立行賄、受賄罪時,應當遵循犯罪構成的基本原則,從案情的實際情況出發來定性。
總之,共同犯罪的要求是多個人在同一個罪行下能夠有重合的行為,而且主觀上還必須存在有共同的想法和犯罪的目的,而行賄和受賄的人明顯在思想上就有不同之處,客觀上也完全是兩種不一樣的違法活動,所以不能算作是共同犯罪進行懲罰。
行賄罪判多少年
行賄罪立案機關是誰
行賄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要約有效期限
2020-11-27在公司上班得了肺炎怎么辦
2021-01-28銀行委托第三方催款屬于泄露隱私嗎
2020-11-27涉外企業增資后還能享受哪些稅收優惠
2021-03-05行政處罰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0哪些情形屬于監視居住的有礙偵查
2021-02-27釣魚執法是否具有合法性
2020-11-12兩個以上法院有管轄權如何處理
2020-12-26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故意殺人的界限
2021-03-22挪用公款出納和會計分別承擔什么后果
2021-02-24偽造房產證,變賣他人房產會被判刑嗎
2021-02-23辦理房產贈與公證錄音錄像嗎
2020-12-26勞務方簽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04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人壽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1-12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2021-02-07如何認定投保人違反告知義務
2020-11-14保險條款是如何分類的
2021-03-04保險合同變更的內容
2021-01-16從本案談保險合同中格式條款的規范和認定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