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單位行賄罪罰金一般由誰來承擔?
刑法第393條規定,單位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回扣、手續費,情節嚴重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因行賄取得的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并不是單位行賄罪,而應當按行賄罪來定罪量刑。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量刑標準均為法定刑。具體到個案的量刑,法庭會視行為人行為的嚴重程度、后果、事發后的表現(如是否自首、是否認罪等)來進行綜合判斷。即使罪名成立,也可以通過案發后的表現來爭取從輕或者減輕的處罰。
二、對“單位行賄罪”適用刑罰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罰金刑的適用問題。根據《刑法》第52條的規定:判處罰金,應當根據犯罪情節決定罰金數額。對單位判處罰金時,同樣應遵循這項原則。但是,中國刑法總則中的罰金刑,沒有具體的法定數額,而刑法分則中對貪污賄賂罪的罰金也是如此。在目前尚無立法規定的情況下,應通過司法解釋的途徑,對此作出明確規定,建議參照其他經濟犯罪的標準,以單位行賄犯罪數額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處以罰金較為適宜,當然給國家或社會公共利益造成危害的大小、犯罪手段是否惡劣等情節亦應綜合考慮。
(二)直接責任人員的范圍及其刑事責任的劃分。這里所指的直接責任人員是《刑法》所稱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統稱。所謂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是指直接策劃、組織、指揮或批準犯罪活動的單位領導人員,通常情況下為本單位的法定代表人,但不能一概而定,不知道或不起決定作用的單位領導人,不能成為追究刑事責任的主管人員。有的單位領導人主義、玩忽職守或被壞人蒙蔽、受騙上當,應負黨紀、行政責任,甚至要負玩忽職守或其他犯罪的刑事責任,但不應承擔行賄犯罪的刑事責任。所謂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則指直接實施、積極參加犯罪活動,并起重要作用的人員。單位行賄罪,往往不是靠一、二個自然人的行為來完成,其涉及的人員可能較多,其中有的人確實不知情,有的明知不對或可能有問題,但懾于權力而實施了行賄行為,對這些人員應與“直接責任人員”區別開來。
綜合上面所說的,行賄罪主要有個人行賄和單位行賄;而對于只要形成了行賄的罪名那么就會受到法律的處罰,對于用人單位的行賄適用的雙罰制度,一般是用人單位來承擔罰金,而對于管理人員被判有期徒刑,所以,在處理的時候都是有法律依據的。
犯單位行賄罪怎么處罰
單位行賄罪的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最新單位行賄罪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黨員受刑法處罰是否都要開除黨籍
2021-02-20法定監護與委托監護的關系如何
2021-01-13非直系親屬之間可以贈予嗎
2021-02-21非法同居與重婚的區別
2020-11-17離婚集資房怎么分,離婚單位集資房如何分割?
2020-12-27事故責任認定書性質認定方式
2021-03-03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及精神賠償
2021-03-17一套房產可辦多次抵押登記嗎
2020-12-07轉換和回購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2021-02-22員工辭職是否確認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0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勞動訴訟與勞動仲裁有哪些區別
2020-12-30新車投保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1-28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2-23機動車發生全損應如何理賠
2021-01-20保險受益人具有怎樣的法律制度
2021-03-11旅行社責任險保險管理辦法內容有哪些
2021-01-14雇主責任險案例
2021-01-12土地承包經營權由什么部門確定
2020-12-18交了土地出讓金后可以建房嗎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