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賄罪單位責任人怎么確定?
在單位行賄犯罪中,并非所有的直接責任人員都負有同等的責任。這種犯罪雖然也是自然人實施的一種有組織的犯罪,但它與傳統刑法中的共同犯罪相比,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實質上都有較大的區別。因此,不能像共同犯罪的成員那樣分為主犯、從犯、脅從犯、教唆犯,而只能根據他們在單位行賄犯罪過程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分為主要和次要責任人員。對于確定直接責任人員的主次,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職權的大小。職責權限越大,應負的責任也就越大。
(2)因果關系的形式。在因果關系鎖鏈中,起支配作用的行為人負主要作用。
(3)所起作用的程度。主動出謀劃策、積極實施者,所擔負的責任相對要重。
二、單位行賄怎么處理
根據《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條 單位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回扣、手續費,情節嚴重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賄取得的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九條、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三百八十九條 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是行賄罪。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以行賄論處。 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
第三百九十條 對犯行賄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
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一個集體進行行賄的行為說明集體內部具有很多問題,需要從核心內部尋找緣由,懲罰主要負責人無疑是至關重要的。集體行賄的處理比個人行賄的處理要復雜的多,之間的關系綜亂錯雜。單位平時運行中就需要自我監督和第三方監督,凈化單位工作環境。
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數額巨大的認定
關于行賄罪的最新司法解釋規定
行賄罪最新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作廢怎么處理
2020-12-24二審不開庭審理等于書面審理嗎
2021-01-10婚禮上搶婚犯法嗎
2021-01-24交通事故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2-25休產假期被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15未還清貸款的房子,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0-11-26傷殘退役軍人的撫恤金如何發放
2021-02-18申請執行人不配合股權變更能否提存
2020-12-05頂替別人上班能否確認勞動關系
2021-03-17企業試用期如何解聘員工
2020-12-24調解協議能經過法院確認效力嗎
2021-01-29保險指定受益人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6保險公司車險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03汽車車身險的保險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0保險公司不可以解散嗎
2021-02-18保險合同有哪些基本分類
2020-11-22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司法解釋二有什么具體內容
2021-03-25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條款(2007年版)
2021-02-05保險公估人的作用
2021-02-01保險理賠需要出示哪些材料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