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經濟犯罪并不是一個確定的法律用語。經濟犯罪涉及的罪名不少,這些罪名分別是哪些,你知道嗎?那么經濟犯罪立案標準是什么?接下來,就由律霸小編在下文中為您做詳細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常見的經濟犯罪立案標準
(一)非法經營罪立案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有關規定,對非法經營案,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追訴:
1、違反國家規定,采取租用國際專線、私設轉接設備或者其他方法,擅自經營國際電信業務或者涉港澳臺電信業務進行營利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1)經營去話業務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2)經營來話業務造成電信資費損失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3)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因非法經營國際電信業務或者涉港澳臺電信業務,受過行政處罰2次以上,又進行非法經營活動的。
2、非法經營外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1)在外匯指定銀行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及其分中心以外買賣外匯,數額在20萬美元以上的,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5萬元人民幣以上的;(2)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違反有關外貿代理業務規定,采用非法手段,或者明知是偽造、變造的憑證、商業單據,為他人向外匯指定銀行騙購外匯數額,在500萬美元以上的,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5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3)居間介紹騙購外匯數額在100萬美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1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
3、違反國家規定,出版、印刷、復制、發行非法出版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1)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 15萬元以上的;(2)個人違法所得數額在2萬元以上的,單位違法所得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3)個人非法經營報紙5000份或者期刊5000本或者圖書 2000冊或者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500張(盒)以上的,單位非法經營報紙15000份或者期刊15000本或者圖書5000冊或者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1500張(盒)以上的。
4、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或者保險業務,非法經營數額在30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應予追訴。
5、個人或單位從事其他非法經營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1)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5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2)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50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
(二)挪用公款罪立案標準
涉嫌下列挪用公款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在5千元至1萬元以上,進行非法活動的;
2、挪用公款數額在1萬元至3萬元以上,歸個人進行營利活動的;
3、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在1萬元至3萬元以上,超過3個月未還的。
各省級人民檢察院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在上述數額幅度內,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并報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既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給他人使用。
多次挪用公款不還的,挪用公款數額累計計算;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
(三)行賄罪立案標準
1、行賄案(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條、第三百九十條)
行賄罪是指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行為。
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
2)行賄數額不滿一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①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
②向三人以上行賄的;
③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行賄的;
④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已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2、對單位行賄案(刑法第三百九十一條)
對單位行賄罪是指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以財物,或者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上述單位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個人行賄數額在十萬元以上、單位行賄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
2)個人行賄數額不滿十萬元、單位行賄數額在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①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
②向三個以上單位行賄的;
③向黨政機關、司法機關、行政執法機關行賄的;
④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3、單位行賄案(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條)
單位行賄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回扣、手續費,情節嚴重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單位行賄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
2)單位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數額在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①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
②向三人以上行賄的;
③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行賄的;
④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因行賄取得的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依照本規定關于個人行賄的規定立案,追究其刑事責任。
(四)受賄罪立案標準
涉嫌下列受賄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個人受賄數額在5千元以上的;
2、個人受賄數額不滿5千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因受賄行為而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2)故意刁難、要挾有關單位、個人,造成惡劣影響的;
(3)強行索取財物的。
二、經濟犯罪涉及哪些罪名
貪污罪、受賄罪、行賄罪、挪用公款罪、挪用資金罪、職務侵占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非法經營罪、抽逃注冊資金罪、信用證詐騙罪、操縱證券期貨交易價格罪、走私普通貨物罪、虛假廣告罪、侵犯商業秘密罪、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非法出售發票罪、非法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購買偽造罪、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假冒專利罪、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偽造、出售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發票、騙取出口退稅罪、逃避追繳欠稅罪、抗稅罪、偷稅罪、保險詐騙罪、有價證券詐騙罪、金融憑證詐騙罪、票據詐騙罪、貸款詐騙罪、洗錢罪、逃匯罪、騙購外匯罪、對違法票據承兌、付款、保證罪、違規出具金融票證罪、用帳外客戶資金非法拆措、發放貸款罪、違法發放貸款罪、違法向關系人發放貸款罪、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期貨合約罪、編造并傳播證券、期貨交易虛假信息罪、證券、期貨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等。
上文中,律霸小編主要為大家整理了四種比較常見的經濟類犯罪的立案標準,關于經濟犯罪通常的立案標準都是以實際的犯罪數額為準的。而我國《刑法》中規定的經濟犯罪的罪名,主要講就是以上介紹的內容。如果你在這方面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經濟犯罪常見罪名有哪些
經濟犯罪相關法律條文是怎么規定的
經濟犯罪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期待利益要具備什么條件
2021-02-08新型詐騙“套路貸”的法律適用
2021-03-01現在房產抵押好貸款嗎
2021-02-04危險駕駛罪所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0-12-12承兌匯票到期未付款是否可以追索
2020-12-29交通違章不處理會上征信嗎
2020-12-17車子財產保全怎么保
2021-02-28征用土地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23怎么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19勞動合同主體能是未成年人嗎
2021-03-10解除勞務合同和開除有什么區別
2020-11-24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意外傷害保險報銷比例是什么
2021-03-23買境外旅游保險產品時該在哪里買呢
2020-11-17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及承運人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2-10車禍自己受傷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3-01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七條
2021-01-27公房交了土地出讓金還是公房嗎
2020-12-04土地流轉時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是指什么意思
2020-12-23江門蓬江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