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產和銷售假藥處罰是怎樣的
我國《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三條規定,將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一款修改為:“生產、銷售假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根據《刑法》第150條的規定,單位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個人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法定刑處罰。
二、生產銷售假藥罪應如何認定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劃清生產、銷售假藥罪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類犯罪中其他罪的界限對于同時構成生產、銷售假藥罪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根據《刑法》第149條第2款規定的精神,應按處罰較重的生產、銷售假藥罪定罪處罰。
這符合前述法條競合的適用原則。生產、銷售假藥罪與生產、銷售劣藥罪的區別界限:犯罪對象不同:一個是假藥,一個是劣藥。犯罪形態不同:生產、銷售假藥罪是行為犯,而生產、銷售劣藥罪是實害犯,即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方構成犯罪。劃清生產、銷售假藥罪與一般違法行為的界限。構成生產、銷售假藥罪的關鍵是生產、銷售假藥的行為是否足以產生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結果。實踐中對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判斷,一般來說應依賴于對假藥這種物質和他人使用假藥的可能性的事實判斷。
例如對假藥的成分、性質、效用的醫學鑒定以及對他人使用假藥的可能性的推斷。對于雖屬假藥,但對人體健康不一定產生嚴重危害的情況,需進行具體鑒定,若藥品本身不危害人體健康的,當然不能認定為構成本罪;若藥品本身可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危害的,當然應認定為生產、銷售假藥罪。
就生產、銷售假藥罪來看,自然人可以構成此罪,而單位其實也是可以作為此罪的犯罪主體。只不過說,在進行處罰的時候,對單位的處罰往往就是采取的兩罰制,其中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進行處罰的時候,往往就是按照個人犯生產、銷售假藥罪的法定刑處罰。
生產銷售假藥按什么處罰?
銷售假藥罪與非法行醫罪哪個重?
生產銷售假藥劣藥犯罪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警出警被狗咬怎么處理
2021-03-24股權惡意轉讓后能否打撤銷權糾紛官司
2020-11-16侵權方能否繼續使用商標
2020-11-29朋友探監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13聘用合同被解除能獲得經濟賠償嗎
2020-12-31學校承擔責任的情況都有哪些
2021-02-06如何選擇合適的中介,選擇房屋中介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31工資4000,欠債不還強制執行多少
2021-01-11什么情況公司不能勸退員工
2021-03-22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1交強險理賠怎么墊付和追償
2021-01-02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婚內投保婚后保險單是否要分
2021-03-22人身保險的保險標的是指什么
2021-01-02交通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10受害方能否直接向保險公司申請賠款
2021-01-11“閩連運9503”輪船載貨物保險糾紛案
2021-03-11勞動保障部門管理失業保險工作的職責
2020-11-22誠信原則的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021-02-21意外撞傷自家人,能要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