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逃稅罪和走私罪有什么區別
由于逃稅罪中的逃避應納稅款的行為與走私罪中的偷逃關稅的行為具有某些相似之處、因此,逃稅罪和走私罪在某些情況下容易混淆。兩罪的主要區別是:
1、 逃稅罪侵犯的直接客體是國家稅收管理制度,而走私罪所侵犯的直接客體則是國家對外貿易管理制度。
2、逃稅罪違反的是稅收法規,而走私罪違反的則是海關法規。
3、逃稅罪的主體是納稅人、包括負有納稅義務的公民個人、負有納稅義務的企業、事業單位以及企業、事業單位中對納稅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而走私罪的主體則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仟能力、實施走私犯罪行為的自然人以及法人。
二、在實踐中一般是怎么認定逃稅罪的呢?
(一)客體方面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稅收征管制度。逃稅罪違反了國家的稅收征管法律法規,破壞了正常的稅收征管秩序,使國家稅收遭受損失。
(二)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且占應納稅額10%以上的行為以及扣繳義務人采用上述手段不繳或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行為。
《刑法修正案(七)》對“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的具體數額標準不再作立法具體規定,由司法機關根據復雜的實際情況作司法解釋并作出適時調整。多次逃稅數額較大未經處理的,按累計數額計算。修正案還規定,對逃稅,竟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5年內因逃稅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處罰的除外。
(三)主體方面
本罪的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即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包括個人和單位。
(四)主觀方面
本罪的行為人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并具有逃避履行納稅義務,謀取非法利益的目的。因過失造成欠稅、漏稅的行為,不構成逃稅罪。
在走私的過程中,必然就會涉及到應繳稅額的偷逃,于是在這方面可能會導致不少人無法準確區分開二者。通過上述三方面的對比之后,在界定走私罪與逃稅罪的時候,相信大家也有一定的眉目。其實管是走私罪還是逃稅罪,這都是我國嚴厲打擊的行為,當然走私行為和逃稅行為,也是要求達到了一定數額或者情節之后,才有可能被認定為犯罪。
逃稅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根據規定逃稅罪能判緩刑嗎?
逃稅罪的犯罪構成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管轄法院的選擇方法有哪些
2020-11-09工地上工作誤傷工友誰承擔責任
2021-03-20申請工傷傷殘鑒定書
2021-01-14反擔保人身份作假導致保證責任無法追償怎么辦
2020-12-31交通事故復核失敗怎么辦
2020-12-07退婚了還可以再訂婚嗎
2020-11-30與臺灣人的結婚手續
2021-02-09婚姻自由的含義:何謂婚姻自由?
2021-02-22非工傷醫療期滿后如何賠償
2021-03-15是否對所有公司都負競業限制義務
2020-12-07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企業停產職工離職的經濟補償
2021-02-16定期壽險具體有什么特點
2020-12-03學生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6被保險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2-21人身保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7保險人傷事故處理流程
2020-11-18理賠案件有哪些環節
2021-01-21淺議審判實踐中保險合同解釋原則的適用
2021-03-03土地承包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