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詐中止犯罪承擔的刑事責任是在敲詐罪處罰的基礎上免除或者減輕部分的刑罰。
刑法第24條第2款修改為:“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根據刑法的規定和司法實踐的經驗,在對中止犯處罰時,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犯罪分子中止犯罪而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尤其是預備階段的中止,社會危害性比較小,大多數情況下都應當免除處罰。
(2)犯罪分子雖然中止了犯罪,但已造成損害的,應當根據損害大小等具體情節予以減輕處罰,尤其是實行階段的中止,有時往往是在造成了一定的損害甚至是較大的損害以后而中止犯罪的,對于這種中止犯不宜免除處罰,而應減輕處罰。
(3)在對中止犯處罰時,除看其客觀上是否造成危害以及危害程度的大小以外,還應看其中止犯罪的動機。中止犯罪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它雖然不影響犯罪中止的成立,但在處罰時應加以考慮。常見的中止犯罪的動機有以下這些:衷心悔悟、畏懼懲罰、憐憫被害人、別人規勸等。
第二十二條 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第二十三條 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二十四條 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
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第二百七十四條 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綜上所述,敲詐是罪犯在強制威脅控制了受害人而想要獲取到期望的財產,但是在實施的違法敲詐行徑的過程中自己悔悟和害怕會被刑罰,中間停止了犯罪并且讓危害的結果杜絕了發生的可能,法律上對于這種沒有實際侵害的情況會予以一定程度的減輕量刑考慮。
敲詐勒索罪的構成要件是哪些?
敲詐勒索未遂怎么判?
綁架罪與敲詐勒索罪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犯罪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2020-11-09行政賠償適用情形
2020-12-14離職之后可以仲裁雙倍工資嗎
2021-03-14新三板掛牌上市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31協議離婚可是男方不付孩子的撫養費怎么辦
2020-11-20民法宣告失蹤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13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1-01-19承包關系算雇傭關系嗎
2021-02-12遺產繼承公證怎么辦理
2021-03-14降薪降崗變更合同怎樣維權
2020-11-18勞動合同試用期的法律規定
2021-02-06壽險投保人出險如何申請理賠,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3-04商業、供銷系統投保貨物運輸保險若干試行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06保險的特點都有哪些
2021-02-13汽車的平安保險快速理賠流程
2021-02-13保險理賠的程序包括
2021-02-26什么叫做保費墊付
2021-01-21旅游意外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0-11-27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是否受理決定的期限
2021-03-18教職員工校方責任險到底應該賠償給教育局還是教師家屬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