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假幣構不構成犯罪
使用假幣數額達法律規定的“數額較大”及以上,并且是明知是假幣而是用,才構成犯罪,否則就只是一般的違法行為。根據法律規定,使用假幣罪的“數額較大”指假幣總面額達四千元以上不滿五萬元。
相關法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偽造貨幣等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 明知是假幣而持有、使用,總面額在四千元以上不滿五萬元的,屬于“數額較大”;總面額在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屬于“數額巨大”;總面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二、對于偽造貨幣后而持有,使用假幣的行為應如何認定?
這里涉及偽造者與持有者,偽造者與使用者的相互關系問題,分而論之是一種可行的辦法,也是偽造行為的自然延伸。在偽造后而持有假幣場合,持有就失去獨立的意義,并成為偽造貨幣罪這個有機整體的組成部分。對于偽造行為后而使用假幣的認定,則有不同的意見。在以往的審判實踐中,有的認為已經構成數罪,即偽造貨幣罪和詐騙罪(當時沒有規定使用假幣罪),主張實行兩罪并罰;有的雖然也認為構成數罪,但堅持按牽連犯處理。我們認為,使用不同于持有,它不是偽造行為引起的,因此,對使用假幣的行為進行單獨評價是必要的。至于如何處理,我們傾向后一種意見。因為偽造貨幣是為了使用,存在著原因行為和結果行為的牽連關系。在這種情況下,從一重罪論處是適當的。
對于使用假幣的行為,不見得就一定構成犯罪,即《刑法》第172條中規定的使用假幣罪,關鍵還是要看是否達到了規定的立案標準。在沒有達到的情況下,不能認定行為人構成犯罪,但此時也逃脫不了治安管理方面的處罰,這點需要特別注意。就算不能成立犯罪,也不會輕易的免于處罰。
使用假幣行賄是否應該判刑?
使用假幣違法么,使用假幣犯法嗎?
使用假幣犯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手術可以非直系親屬簽字嗎
2021-01-15隱名股東合法嗎
2021-01-24現行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商標權益的保護
2021-02-02坐公交車受傷誰承擔責任
2020-12-18案外人提出執行異議怎么處理
2021-02-03只有繼承公證書沒有過戶的房產能抵押嗎
2020-12-10因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發生爭議,由誰承擔舉證責任
2021-02-22有撫恤金能辦理低保嗎
2020-12-09被財產保全了銀行卡還能用嗎
2021-01-12買的新車卻辦過保險,4s店是否構成欺詐
2020-12-02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法
2021-01-07二次固定合同到期終止怎么賠償
2020-12-12無效的勞動合同還需要解除嗎
2020-12-12商務旅行人身意外傷害險是否屬于稅前扣除的范圍
2020-11-23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08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4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10一起復雜的船舶保險合同糾紛訴訟案
2020-11-26疾病保險是否可以包含生存保險責任
2020-11-09摩托車發生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