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北戴河區律師 ? 吳興區律師 ? 隆堯縣律師 ? 楚雄市律師 ? 原平市律師 ? 銅川律師 ? 臨漳縣律師 ??
隨著經濟等各方面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法制進程也在加快,也更加注重人們的權益,在這樣的背景下就產生了國家賠償制度,也就是當人們權益受到國家機關或者其工作人員侵權可以要求國家賠償,國家賠償后應該追責,那么國家賠償追究責任的方式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來了解下。
國家賠償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因行使職權給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人身權或財產權造成損害,依法應給予的賠償。國家賠償由侵權的國家機關履行賠償義務。國家賠償后進行追究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進行追償,一種是追究當事人責任。
一、國家賠償追償制度
在國家賠償法中,追償權具有雙重含義:一方面,追償權是一種權利。即:執行職務的公務員因故意或重大過失,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賠償義務機關在賠償受害人的損害后,可以要求該公務員償還所賠金額的權利;另一方面,追償權又是一種制度,也稱追償制度。具體可以理解為:賠償義務機關在賠償受害人的損害后,可以要求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公務員償還賠償金額的制度。《國家賠償法》第三十一條規定“賠償義務機關賠償后,應當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作人員追償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
(一)有本法第十七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情形的;
(二)在處理案件中有貪污受賄,伺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對有前款規定情形的責任人員,有關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也同時體現國家賠償法對國家工作人員追償權和懲戒權的規定,懲戒權是指既要懲罰,也要追責。
二、國家賠償追責制度
《國家賠償法》第十六條規定:賠償義務機關賠償損失后,應當責令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或者受委托的組織或者個人承擔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對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責任人員,有關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目前,在《國家賠償法》中,對什么是國家賠償法的追責制度,沒有明確定義和相關的司法解釋。因此,在賠償案件在實踐中,往往難以適用。然而在國家賠償案件中,賠償義務機關賠償工作人員,對當事人造成的損失可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對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責任人員給賠償請求人的造成的直接財產損失。例如:內蒙呼格吉勒圖國家賠償一案,雖然此案再審被改判無罪,司法機關最終糾正了錯案,正義得以申張。但是,接下來還需要讓我們查一下當年辦錯案件的相關人員,是如何被問責,同時,更最重要的是必須查清,到底具體辦案的相關人員究竟是疏忽大意,還是瀆職犯罪。只有對相關責任人的疏忽錯誤一查到底,才能讓辦案人員徹底明白,避免草率敷衍,避免玩忽職守,最后只能是草菅人命。
另一類是因錯捕、錯判等出現的錯案造成賠償請求人限制人身自由和精神上的損害。又如:呼格吉勒圖國家賠償一案,被冤枉的人因為被錯判,被錯押,導致了他們經濟上的損失及巨大的精神痛苦,國家賠償就既有經濟上的補償,也有精神上的撫慰。給的錢再多也難抹平他們心里永遠的傷痛,他們希望按照國家法律程序進行追責。
對第一類責任認定,對行政執法機關,一般是由賠償義務機關或上級主管部門審查確認,還要由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確認;而對人民法院自賠案件,既要通過賠償法院重新確認,最終還要經過賠償委員會的審查。因此,對法院內部來說,冤、錯案件一般是指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在辦案過程中故意違反與審判執行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致使裁判、執行結果錯誤,或者因重大過失違反與審判執行工作有關的法律法規致使裁判、執行結果錯誤,造成嚴重后果的案件。對冤、錯案件追責,一旦經法院審判委員會或院長辦公會議討論確認定為錯案后,辦案法官將被移交到紀檢部門接受問責或相關部門做出對錯案的處理決定。
目前,在《國家賠償法》規定中,雖然沒有對明確提出對國家賠償案件追責這個法律概念。但是,最終對案件性質的確認權還是賦予給了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基于這樣一種理念,人民法院賠償委只要在審查的案件中,確認了行政機關或人民法院自賠案件存在違法行為,就會作出決定賠償義務機關予以國家賠償,所以,確認賠償義務機關違法的同時,也就等于確認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履職行為違法。從此意義上來講,也說明了審理國家賠償案件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確認了案件性質違法,同時,也確認了違法案件的責任人,也就意味著可能對責任人追責。
從我國的相關法律來看,國家賠償追究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進行追償,另一種是進行追責。追償是一種權利,償還機關可以向行為人追討,但不是必要的方式。而第二種方式是賠償義務機關必須對行為人進行追究責任,相關的責任可能是行政處罰也有可能是刑事處罰。
冤假錯案如何申請國家賠償?
申請國家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冤案國家賠償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簽定和司法鑒定有什么區別
2021-02-10法院離婚調解步驟是什么
2020-12-17非血緣父親能否獲得撫養權
2020-12-18領養孩子長大了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25工傷中侵權人應當怎樣賠償.
2020-11-22金融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履行職責享有哪些監督檢查職權
2021-02-25勞務合同簽在第三方是什么意思
2021-01-29繳納五險是否等同于建立勞動關系
2021-01-05企業女職工產假可以休多長時間,懷孕期享有哪些待遇
2021-02-02離職時扣除工裝折舊費合法嗎
2020-12-05索要民工工資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17投保車險如何獲得無賠款優待
2021-02-22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保險合同不能解除的條件
2020-11-16買夠十五年的職工養老保險,年齡不夠,還要補交嗎
2021-01-28夏季有車族發生有哪幾種情況,保險公司不予賠償
2021-02-07關于對保險中介機構監督管理規定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的公告內容是什么
2020-12-04土地管理法
2020-12-25什么是農戶承包地使用權流轉
2020-12-08如何在評估程序中提高拆遷補償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