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主要是針對一些所有需要賠償的事務作出的一個指導性和標準化的法律文件,里面涵蓋許多的賠償范圍,和賠償形式以及賠償標準,是學習法律和執法人員都必須深入研究的一個法律條文。下面小編幫大家整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最新資料供大家學習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節選)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享有依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促進國家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有本法規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情形,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
本法規定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依照本法及時履行賠償義務。
第二章 行政賠償
第一節 賠償范圍
第三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拘留或者違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
(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
(三)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四)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五)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
第四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
(二)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
(三)違法征收、征用財產的;
(四)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第五條
(一)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二)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自己的行為致使損害發生的;
(三)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節 賠償請求人和賠償義務機關
第六條
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權要求賠償。
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繼承人和其他有扶養關系的親屬有權要求賠償。
受害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的,其權利承受人有權要求賠償。
第七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行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該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兩個以上行政機關共同行使行政職權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共同行使行政職權的行政機關為共同賠償義務機關。
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在行使授予的行政權力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被授權的組織為賠償義務機關。
受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或者個人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權力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委托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賠償義務機關被撤銷的,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沒有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的,撤銷該賠償義務機關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第八條
經復議機關復議的,最初造成侵權行為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但復議機關的復議決定加重損害的,復議機關對加重的部分履行賠償義務。
第三節 賠償程序
第九條
賠償義務機關有本法第三條、第四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給予賠償。
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應當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也可以在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時一并提出。
第十條
賠償請求人可以向共同賠償義務機關中的任何一個賠償義務機關要求賠償,該賠償義務機關應當先予賠償。
第十一條
賠償請求人根據受到的不同損害,可以同時提出數項賠償要求。
第十二條
要求賠償應當遞交申請書,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受害人的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二)具體的要求、事實根據和理由;
(三)申請的年、月、日。
賠償請求人書寫申請書確有困難的,可以委托他人代書;也可以口頭申請,由賠償義務機關記入筆錄。
賠償請求人不是受害人本人的,應當說明與受害人的關系,并提供相應證明。
因為時代在變化,國家在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也在不斷完善與修改,都是為了更好的適應我們國家的國情和環境,大家也要不停的跟新我們所學的法律知識來適應社會的變化。以上是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問題的解答。如果您還有其他相關方面的問題,可以咨詢律霸網站的律師,我們有專業的律師為您答疑解惑。
2020最新行政賠償法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全文
國家賠償法的適用主體包括哪些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破產清算期間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權的行使
2020-12-22網上炒股注意事項
2021-01-24父母包辦婚姻合法嗎,包辦婚姻的法律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30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與損害賠償
2021-01-14擔保合同約定不明確該如何擔責
2021-01-06合同訂立的形式有哪些,簽訂擔保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1-23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雇傭關系無底薪可以嗎
2021-02-21上班途中遇車禍,公司賠21萬
2020-12-06什么是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20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具體有哪些
2020-11-24人身保險可以適用代位追償嗎
2021-02-18車險騙賠都有什么特征判別
2021-03-19上了全險 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20超載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增加10%的免賠率
2021-03-15土地出讓金計算方法及其概念是什么
2020-12-01土地轉讓合同履行完畢自動解除嗎
2020-12-15哪些情況的房屋沒有房產證也可以獲得拆遷費
2020-11-25征地拆遷中,公攤面積有賠償嗎
2020-11-25房子拆遷一個孩子不回來簽字怎么辦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