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自殺構成要件是什么
1.就教唆對象而言,必須是教唆達到法定年齡、具有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人。否則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間接正犯。
2.就客觀方面而言,必須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為即教唆行為。教唆行為的實質是引起他人的犯罪故意。如果教唆行為引起了被教唆人的犯罪故意,被教唆人進而實施被教唆的犯罪行為,即教唆行為與被教唆人實施犯罪行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則教唆行為與被教唆人的犯罪行為構成共同犯罪,該教唆犯便是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或簡稱為共犯教唆犯。如果行為人雖然實施了教唆行為,但被教唆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在教唆犯只有一人的情況下,則無共同犯罪可言,該教唆犯就是單獨教唆犯。
教唆行為的方式沒有限制,既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還可以是示意性的動作(如使眼色、做手勢)。教唆行為的方法也沒有限制,如勸告、囑托、哀求、指示、引誘、慫恿、命令、威脅、強迫等等。但如果威脅、強迫導致被教唆者完全喪失意志自由時,則成立間接正犯。
教唆行為必須是唆使他人實施較為特定犯罪的行為,讓他人實施所謂不特定犯罪的,難以認定為教唆行為。但是,只要所教唆的是較為特定的犯罪,即使該犯罪的對象還不存在,而是以出現對象為條件的,也不失為教唆行為。例如,教唆懷孕婦女在分娩后殺死嬰兒的,也成立教唆行為。另一方面,教唆行為的成立不要求行為人就具體的犯罪時間、地點、方法、手段等做出指示。
3.就主觀方面而言,必須有教唆故意。從故意形式上說,共犯教唆犯的成立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間接故意;單獨教唆犯的成立一般只能是直接故意,即行為人持間接故意唆使他人犯罪而他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時,行為人不成立教唆犯。
綜上所述,要構成教唆自殺的要件是要分主觀上和客觀上的,主觀上要具有殺人故意,客觀上有教唆行為才能構成教唆自殺,按照故意殺人罪處置。特別是對于青少年兒童的教唆自殺是比較嚴重的,從輕論處也是不可以的。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教唆自殺的相關知識,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31省份最低工資調整具體標準
2020-12-21預防接種造成醫療事故如何鑒定
2021-02-23股權眾籌融資的概述
2020-12-29個人合伙企業中合伙人對內責任怎么認定
2021-02-16房屋贈與后可以撤銷贈與嗎
2020-12-09父母去世房產繼承有期限嗎
2021-03-23簽訂勞動合同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1-03-19離職了怎樣才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
2021-02-01勞動爭議有些類型
2020-12-31保險責任怎么確定
2021-01-02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體現
2021-03-08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0-12-25山林被征能辦失地保險嗎
2020-12-17起訴保險公司拒賠訴狀有什么內容
2021-02-20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三條
2021-03-0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保險法》等五部法律的決定
2021-01-22保險理賠需要幾天
2020-12-26保險未盡說明義務 事故后應理賠
2021-03-15土地承包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2021-01-17城市居民不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