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接故意是什么?
間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種類型,即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狀態。所謂放任,是指行為人對于危害結果的發生,雖沒有積極地追求,但也沒有有效地阻止,既無所謂希望,也無所謂反對,而是放任自流,聽之任之,任憑它發生與否,對結果的發生在行為上持一種消極的態度,但在心理上是肯定的,不與其意志沖突。
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的區別
(1)認識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兩種情況,間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種情形;(2)對危害結果發生的意志因素明顯不同。間接故意是放任結果發生,即聽之任之、滿不在乎,容認、同意危害結果的發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結果發生或明知道必然發生的情況下放任結果發生。(3)特定危害結果發生與否,對兩種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為定罪的意義也不同;(4)直接故意的主觀惡性大于間接故意
間接故意一般發生在以下兩種情況
(1)為了實現某種非犯罪意圖而放任一個危害結果發生;(2)為了實現某種犯罪意圖而放任另一個危害結果的發生;其中又可以分為情況:A、為了追求某種危害結果而對同一對象可能造成的另一危害結果持放任的態度;B、對某一對象實施犯罪行為時,放任對另一對象造成的危害結果。
行為人對其行為即將引發的危害結果產生了或然性的,而不是必然性的認識。因此,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可能性認識,是間接故意的認識因素存在的前提和基礎。決定間接故意認識因素的關鍵是行為人的認識程度。
間接故意的主觀惡性小與直接故意,間接故意的認識程度只能是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發生的不確定性認識,即“可能性認識”。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機關偵查刑事案件涉及人民檢察院管轄的貪污賄賂案件時如何處理
2020-12-11老年人再婚需要得到子女的同意嗎
2020-12-31看守所人犯的近親屬病重,可以回家探視嗎
2020-11-23是否可以要求子女經?;丶姨酵?/p> 2021-01-26
前妻要求增加撫養費我該怎么辦
2020-11-14子女贍養父母有哪些應盡義務
2021-01-26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有效還是無效要如何確認
2021-01-23不離婚能否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15不贍養老人能正常分配撫恤金嗎
2021-01-23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什么情況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1-03-14勞務派遣處理勞動合同爭議
2020-12-12關于當前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實務問題座談紀要
2021-01-16生產者的產品責任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司機肇事 車主擔責 保險公司付費
2021-01-12保險公司的誠信原則有何特別之處
2021-03-22汽車浸水保險如何賠?
2021-01-10企業承包合同
2020-12-13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項目
2020-11-17土地出讓費如何使用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