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事人有非法行醫行為的,被行政機關罰款的,這是一種行政處罰,不是個人債務。
非法行醫的行政處罰是怎樣的
為了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管理,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保障人民健康,國務院于1994年發布了《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該法第24條規定:“任何單位或個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不得開展診療活動。”第44條還規定:“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菘停業活動,沒收非法所得和藥品、器械,并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以下的罰款。”此外,衛生部發布的有關行政規章,如《醫師、中醫師個體開業暫行管理辦法》。其中也規定了取締、打擊非法行醫的財產處罰方法,即沒收非法收和藥品、器械,可并處罰款。
相關規定
1、《醫療機構管理條例》:
第二十四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不得開展診療活動。
第四十四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其停止執業活動,沒收非法所得和藥品、器械,并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一條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照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當事人對罰款及沒收藥品、器械的處罰決定未在法定期限內申請復議或者提起訴訟又不履行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2、《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第七十七條對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的,責令其停止執業活動,沒收非法所得和藥品、器械,并處以三千元以下的罰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其停止執業活動,沒收非法所得和藥品、器械,處以三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因擅自執業曾受過衛生行政部門處罰;
(二)擅自執業的人員為非衛生技術專業人員;
(三)擅自執業時間在三個月以上;
(四)給患者造成傷害;
(五)使用假藥、劣藥蒙騙患者;
(六)以行醫為名騙取患者錢物;
(七)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它情形。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如果當事人因為非法行醫,被行政機關給予罰款等行政處罰的,需要及時繳納,否則會被加收滯納金。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判決書下來后續程序如何
2021-02-25保全時擔保費由誰承擔
2021-02-18行政賠償適用情形
2020-12-14政府采購合同適用合同法嗎
2020-12-07公司被收購原資產如何處理
2020-12-06不可撤銷保證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5合同違約責任怎么寫
2021-02-07焦作農村人均住房面積有什么規定
2021-01-23老公有家庭暴力如何離婚
2021-02-09假離婚被真離婚怎么辦
2020-12-17出軌證據有哪些
2021-01-13贍養老人能占有老人房屋嗎
2021-01-03移送管轄查封是否繼續有效
2021-03-10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停發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9合同要求不利自己怎么提函
2021-03-12被繼承人的死亡時間如何確定
2021-02-03雇工經營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11學校是否有權強制學生上晚自習
2020-12-29企業停產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1-17辭退是開除公職嗎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