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微信朋友圈散布謠言,構成誹謗罪嗎
按規定,你要構成誹謗罪的,首先需要滿足下面幾個條件:
1、你現在已經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一般就是指已年滿16周歲的正常自然人。
2、你主觀具有故意,就是你明明知道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損害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明明知道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損害他人名譽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
3、你客觀上實施了捏造并散布某種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就是說,你現在的行為已經在給被誹謗人造成一定的傷害。
4、你侵犯的是他人的名譽權、人格尊嚴權。如果說你侵犯的不是別人的名譽、人格尊嚴權的話,那么就不算是誹謗罪,而是要認定其他罪。
不過,朋友圈本身就帶有傳播信息的性質,跟實際誹謗的表現還是不同的,但是如果情節嚴重的,就會涉嫌構成誹謗罪:
(1)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如果你的好友沒那么多,但是如果你的信息被多次轉發傳播了之后,那么你信息的點擊數就會上升了。
所以,你需要注意,不是你的好友人數還達不到5000這種,你就可以避免涉嫌誹謗罪。
(2)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一般朋友圈都是熟人的圈子,所以你散布謠言的誹謗很容易受到傷害。
(3)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說明是有前科了,你現在又誹謗他人的。
(4)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二、什么是誹謗罪
誹謗罪(刑法第246條),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三、誹謗罪構成要件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與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嚴、名譽權。犯罪侵犯的對象是自然人。
2、客觀要件
本罪在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捏造并散布某種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1)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即誹謗他人的內容完全是虛構的。如果散布的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即使有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也不構成本罪。
(2)須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所謂散布,就是在社會公開的擴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言語散布;另一種是文字,即用大字報、小字報、圖畫、報刊、圖書、書信等方法散布。所謂“足以貶損”,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虛假事實,完全可能貶損他人的人格、名譽,或者事實上已經給被害人的人格、名譽造成了實際損害。如果散布虛假的事實,但并不可能損害他人的人格、名譽,或無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則不構成誹謗罪。
(3)誹謗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進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從誹謗的內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誰,就可以構成誹謗罪。如果行為人散布的事實沒有特定的對象,不可能貶損某人的人格、名譽,就不能以誹謗罪論處。
(4)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必須屬于情節嚴重的才能構成本罪。雖有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但沒有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則不能以本罪論處。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造成他人人格、名譽嚴重損害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造成惡劣影響的;誹謗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導致被害人自殺的等等情況。
3、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單位不能構成犯罪主體。
4、主觀要件
本罪主觀上必須是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損害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損害他人名譽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行為人的目的在于敗壞他人名譽。如果行為人將虛假事實誤認為是真實事實加以擴散,或者把某種虛假事實進行擴散但無損害他人名譽的目的,則不構成誹謗罪。
如果讀者有其他的法律問題需要援助的,可以到律霸網咨詢,我們有專業的律師團隊,可以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解散如何追繳未繳出資
2020-11-21什么是動產質權
2021-03-15商標公示期是多長時間
2021-01-21出國留學生怎樣結婚
2020-12-15離婚夫妻贍養費標準
2021-01-11子女領取老人高齡津貼是否合法
2020-12-27交通事故誤工費由誰出,誤工費證明怎么開
2021-03-22擔保協議樣本
2021-01-04定金合同生效時間怎么算
2021-02-03保姆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5別墅地皮可買賣建房嗎
2021-01-15異地買房如何提取公積金
2021-01-232020年房產稅如何征收
2020-12-13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試用期離職一直不批怎么辦
2021-03-21勞動糾紛勞動局該不該管
2021-01-01向壽險公司索賠時注意什么
2020-12-15運輸貨物毀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2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被盜車失而復得引起糾紛的保險理賠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