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機關或者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工作上的失誤導致公民權益受損的,公民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侵權的國家機關進行賠償。如果判決后公民對賠償不滿意的,可以提交一份復議申請書申請復議。那么國家賠償復議次數是否有限制呢?下面跟隨小編一起看看答案。
一、國家賠償復議只能進行一次
需要根據具體情形來分析,法律規范并沒有對復議次數進行明確性的規定。
二、國家賠償復議原則
按照《國家賠償法的有關規定》,國家賠償程序,總的原則是賠償請求人應當首先向賠償義務機關申請賠償。由于我國實行侵權行為機關與賠償義務機關一致的原則,也就是賠償請求人應先向侵權機關申請賠償。實行首先向賠償義務機關申請賠償原則,其目的在于簡化程序,方便受害人,有利于及時得到賠償。先向賠償義務機關申請賠償,通稱協商程序或協議程序,即由賠償義務機關與賠償請求人先行就有關賠償的范圍、方式和金額等事項進行自愿協商,從而達成賠償協議,解決賠償爭議。但是,實行這一原則有一例外,即賠償請求人提出行政賠償時,由于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存在,賠償請求可能依附于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賠償請求人可以在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時一并提出,而不必先向賠償義務機關申請賠償。
受害人向賠償義務機關申請賠償,賠償義務機關應在兩個月內決定是否賠償。賠償義務機關逾期不予賠償或者賠償請求人對賠償數額有異議的,根據行政賠償、刑事賠償的不同情況,國家賠償法規定了不同的程序。屬于行政賠償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屬于刑事賠償的,賠償義務機關是人民法院的,賠償請求人可以直接向其上一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賠償;賠償義務機關是人民法院以外的公安、安全、檢察機關的,賠償請求人需要先向賠償義務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賠償請求人不服復議決定或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再向復議機關所在地的同級人民法院的賠償委員會申請賠償。
三、人民法院審查申請的時間限制
賠償委員會收到賠償申請后,應當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賠償請求人補充有關證明材料的,賠償申請的時間應當自材料補充齊全后起算。
經審查,認為賠償請求人的賠償申請依法不屬于賠償委員會受理的,應當告知賠償請求人向有關機關提出賠償申請,或者轉請有關部門處理,并通知賠償請求人。
賠償請求人依法向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的被侵權事項,應當先經過依法確認。被要求確認的機關不予確認的,賠償請求人有權申訴。賠償委員會不受理要求確認的申訴案件。
四、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審理國家賠償案件的期限
賠償案件應當在三個月內作出是否賠償的決定。因案件情況復雜,三個月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一個月;仍不能作出決定需要再延長審理期限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再延長的時間最多不得超過三個月。
以上就是國家賠償復議次數以及賠償原則、時間等的相關資料。我們可以了解到目前國家對于賠償復議的次數暫時沒有規定,申請賠償后法院會在兩個月或者三個月之內做賠償決定。不過,如果不滿意的需要重新申請復議的就需要向上一級法院提出請求了。
行政復議的受案范圍有哪些?
行政復議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有范文嗎?
可以申請復議的八種特殊交通違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本人現執業于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研究生學歷,有著豐富的辦案經驗,經辦過很多的民事糾紛,包括經濟合同糾紛、民間借貸糾紛、勞動糾紛、婚姻繼承、交通事故糾紛。在刑事辯護領域,也取得了很多的取保候審,緩刑,罪輕辯護等成功的案例。本人有著扎實的理論基礎,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和法律實務經驗,工作中有著高度的責任感,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努力為客戶解決問題,不讓客戶多花一分冤枉錢!目前,張留紅律師有固定的合作團隊,在辦案過程可以利用一切資源為客戶尋求真正具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真正做到了只要客戶委托了我們團隊的任一個律師就相當于擁有了本團隊全部律師資源,可以得到所有團隊律師的幫助,從而使客戶的合法利益最大化。
股票收益權能否質押
2021-03-04國有資產房屋允許對外出租嗎
2020-12-04委托人租房協議有效嗎
2020-12-15律師事務所的收費標準
2020-12-24關于行政處罰管轄原則
2021-01-23北京市二套房的認定標準
2021-01-19安置房還沒辦房產可以贈與嗎
2021-02-23集資房新房出售有什么問題
2021-03-19上海隔離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3-09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全文
2020-11-17勞動爭議的調解應該在多長時間內結束
2021-01-01公益崗糾紛是否勞動爭議
2021-01-10百萬意外保險如何選
2020-12-20交通事故意外險的適用對象是什么
2021-03-10意外傷害險理賠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15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中罰款5至30萬的情形
2021-01-25車輛原因導致司機死亡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2-22公眾責任險評估的主要內容
2020-12-24口頭約定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協議有效嗎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