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明(男)無證酒后駕駛摩托車載著張麗某(女),途中發生了交通事故,摩托車側滑入路基下溝內,致張麗某受傷。李某明見張麗某昏迷,沒有及時施救,而是與其發生了性關系,最終導致張麗某失去最佳搶救時間死亡。事后,李某明為逃避制裁,破壞現場隱瞞真相。
【分歧】
交通肇事后又強奸受害人應如何認定?
第一種觀點認為,李某明系牽連犯,同時構成交通肇事罪和強奸罪,應從一重罪處罰,即李某明應以強奸罪論處。
第二種觀點認為,李某明構成交通肇事罪和強奸罪,應數罪并罰。
【管析】
筆者贊同第二種觀點,理由如下:
一、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即要求行為人主觀上須是過失,且要造成嚴重后果才構成本罪。在該案中,李某明的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罪,對次行為應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二、依刑法理論,牽連犯有以下幾個特點:(1)已實施一個犯罪目的,這是牽連犯的本罪。牽連犯是為了實施某一犯罪,其方法行為或結果行為,又構成另一獨立的犯罪,這是牽連犯的他罪。(2)牽連犯必須具有兩個以上的行為,牽連犯的數個行為表現為兩種情況,目的行為與方法行為;原因行為與結果行為。(3)牽連犯的數個行為必須觸犯不同的罪名。這就是牽連犯以實施某一犯罪為目的,其方法行為或結果行為又觸犯了其他罪名。從牽連犯的特征可知,牽連犯只存在于故意犯罪當中,過失犯罪永遠都不可能產生牽連關系,更談不上依牽連犯按一重罪論處。另據,依牽連犯第一條特征可知,牽連犯的前提是須行為人已經實施了一個犯罪目的,而該案中,被告人李某明觸犯的前一罪交通肇事罪是其過失行為導致的,并不是其故意實施的一個犯罪目的。因此,該案不可能構成牽連犯。
三、在該案中,李某明是在發生交通事故后,才對被害人實施了強奸行為。可見,被告人李某明實施的是兩個行為,一前一后,且兩行為之間不存在任何的牽連關系。
綜上,筆者認為,牽連犯只存在于故意犯罪中,過失犯罪永遠不可能存在牽連犯。因此,對被告人李某明應實行數罪并罰,理由是其兩個不同的行為分別觸犯了兩個不同的罪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申請再審之前的判決有效嗎
2021-01-17冒用商標怎么處置
2021-03-10留置權的取得范圍怎么規定
2021-01-10國內外的結婚程序
2021-03-06交通事故民事官司如何打
2020-11-28什么是轉繼承
2020-12-06房產多次抵押逾期后如何處理
2021-01-26裝修合同逾期多久解除合同
2021-01-13訴訟保全擔保怎么寫
2021-01-06二手房已過戶能否按揭
2021-01-24飛機延誤可以退票嗎
2021-01-31被保險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2-21明知患病仍承保 保險公司被判賠
2021-03-14出了車禍保險需要立即報案嗎
2020-12-06掛車僅買商業三者險如何理賠
2020-12-05保險經紀公司違法行為的原因有哪些
2020-11-11保險如何避免巨災風險
2020-12-18因污染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0-11-21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23如何選擇合格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