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犯罪:
毒品犯罪是指違反國家和國際有關禁毒法律、法規,破壞毒品管制活動,應該受到刑法處罰的犯罪行為。《刑法》第6章第7節共11條27款專門規定了有關毒品犯罪的罪名和處罰。刑法規定,毒品犯罪包括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等。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
毒品犯罪免除死刑的情形有哪些:
一、從犯可以免除死刑
在毒品共同犯罪中,為了準確適用刑罰,必須正確區分主犯和從犯。人民法院在審理毒品共同犯罪案件時,對于能分清主從犯的,不能因為涉案的毒品數量特別巨大,就不分主從犯而一律將被告人認定為主犯或者實際上都按主犯處罰,一律判處重刑甚至死刑。
區分主犯和從犯,應當以各共同犯罪人在毒品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為根據。同時,毒品犯罪中共犯的地位和作用要從犯罪的整個過程來分析,主要從犯罪過程的三個階段具體把握:
1、毒品供應的源頭作用大小;
2、毒品轉移的中間作用大小;
3、毒品處理的終端作用大小。
二、作用小地位低者可以免除死刑
就共同犯罪嫌疑人共同實施毒品犯罪的行為中,即使均被認定為主犯,專業的刑事律師在辯護時也要從作用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區分主犯之間的罪行。區分主從犯的標準也可以適用于區分共同主犯作用和地位的大小。
三、毒品共同犯罪中因同案犯在逃,已到案的共犯人可以免除死刑
在辦理毒品共同犯罪死刑案件中如果發現案件中有同案犯未到案的,要特別注意以下三種情形:
1、在案被告人的罪行不足以判處死刑,或者在逃共同犯罪人歸案后全案只宜判處其一人死刑的,不能因為共同犯罪人未到案而對在案被告人適用死刑;
2、在案被告人與未到案共同犯罪人的罪責大小難以準確認定,進而影響準確適用死刑的,不應對在案被告人判處死刑;
3、因同案犯在逃,導致在案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不明的,不應對在案被告人判處死刑。
律霸小編提醒您,毒品犯罪是指違反國家和國際有關禁毒法律、法規,破壞毒品管制活動,應該受到刑法處罰的犯罪行為。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訴訟中法院應當再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16違法取得贈與物贈與合同有效嗎
2021-02-09哪些人需要自行回避,應該提供什么材料
2021-01-03房屋繼承公證有哪些程序
2021-01-30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2-23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有什么
2021-02-19企業單方面解約應如何賠償
2020-11-23如何審核勞動合同,審核勞動合同要點是什么
2021-02-15強制調崗可以不上班嗎
2021-01-28什么是是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及怎樣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2-14建筑工程一切險所包含內容有哪些
2021-01-03使用重大疾病險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1車險理賠7個月沒結果
2021-01-20出車禍對方跑了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1-27按揭車保險怎么買
2021-01-18無責任方保險理賠流程
2021-02-19保險代理合同(四)
2021-02-22意外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1-112020年各地最新征地拆遷補償標準從哪獲取
2021-02-01拆遷有戶口沒平方能分房子嗎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