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認定
(一)本罪與醫療事故罪的界限
二者在客觀上都可能造成就診人死亡或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后果,它們的區別主要在于:
(1)主體不同。本罪的主體是不具有醫師執業資格的人,而后罪的主體是醫務人員。
(2)主觀方面不同。本罪行為人對造成就診人死亡或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后果所持的心理態度,既可以是過失,也可以是間接故意,而前罪對造成嚴重不良后果所持心理態度只能是過失。
(3)客觀方面不同。本罪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身體健康嚴重后果的原因既可以表現為責任過失,也可以是技術過失,而后罪則僅限于責任過失,技術過失不構成犯罪。
(二)非法行醫致人死亡或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與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的界限
行為均造成了人員傷亡的后果,區別在于:
(1)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限于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而后二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
(2)主觀方面不同。本罪行為人對嚴重不良后果的心理態度是過失和間接故意,而后二罪的主觀方面為直接故意或間接故意,不包括過失。
(3)發生場合不同。本罪發生于擅自從事醫療活動過程中,而后二罪發生的場合不限于此。
(4)客體不同。本罪侵害的客體是國家對醫療衛生工作的管理制度和公共衛生,而后二罪僅侵犯特定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利,并不侵害國家對醫療衛生工作的管理制度。
(三)非法行醫致人死亡或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與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重傷罪的界限
三罪均造成了人員傷亡的后果,區別在于:
(1)主體不同。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而后二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
(2)主觀方面不同。本罪行為人對嚴重不良后果所持的心理態度是過失和間接故意,而后二罪的主觀方面是過失,不包括間接故意。
(3)發生場合不同。
(4)客體不同。
二、處罰
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造成就診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為保障公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法懲處非法行醫犯罪,最高人民法院根據刑法有關規定,出臺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行醫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自2008年5月9日起施行。
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了認定非法行醫犯罪行為的5種情形,并對造成刑法有關條款中“情節嚴重”和“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情形,作出了詳細規定。
司法解釋規定非法行醫犯罪行為的5種情形是:
1、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醫師資格從事醫療活動的;
2、個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開辦醫療機構的;
3、被依法吊銷醫師執業證書期間從事醫療活動的;
4、未取得鄉村醫生執業證書,從事鄉村醫療活動的;
5、家庭接生員實施家庭接生以外的醫療行為的。
司法解釋還規定,下列情形之一應認定為“情節嚴重”:
1、造成就診人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
2、造成甲類傳染病傳播、流行或者有傳播、流行危險的;
3、使用假藥、劣藥或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衛生材料、醫療器械,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
4、非法行醫被衛生行政部門行政處罰兩次以后,再次非法行醫的;
5、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下列情形之一應認定為“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
1、造成就診人中度以上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
2、造成三名以上就診人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
司法解釋還規定,實施非法行醫犯罪,同時構成生產、銷售假藥罪,生產、銷售劣藥罪,詐騙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非法行醫及其民事責任。
非法行醫對社會的危害很大,他們的技術設備都達不到標準,但是卻打著醫生的旗號到處招搖撞騙,是很可恥的一類人,如果出事會擔刑事責任。大家也不要去那些不正規的小診所,有什么事情就去正規的醫院。希望這些內容可以幫到您。如果您的問題比較復雜,我們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凈身出戶只要孩子可以嗎
2021-03-12股權變更的相關流程
2021-03-13公司未成立如何返還出資
2021-02-05反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3-22交通事故認定書制定期限是多久
2020-12-13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調整范圍是什么
2021-03-06民間借貸房屋抵押過戶犯法嗎
2020-12-09挪用公款罪如何認定
2021-02-05集資房資格轉讓金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20保密協議是否需要支付保密費
2020-12-09辭退實習期員工違法嗎
2020-11-16意外險的計算公式
2021-03-19飛機延誤找誰賠償
2021-02-10夫妻財產分割:人身保險合同權益的分割
2021-01-29對方無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8保險合同采取的形式包括什么
2021-03-15投保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為什么要保險人向投保人明確說明責任免除條款
2021-03-11如何防范保險理賠糾紛
2020-11-20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有關問題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