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危險物質罪和故意殺人罪
投放危險物質罪與以投放危險物質方式故意殺人的區別如下:
投放危險物質罪所侵犯的直接客體是國家對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的禁止性管理秩序及社會公眾的人身安全及公私財產安全。本罪行為人務必實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抑或投放了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投毒案件的直接后果是致受害人受傷或死亡,直接影響家庭。
第一、主觀方面的區別
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投毒行為會造成對公共安全的破壞,而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狀態;故意殺人罪的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他人的死亡,而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狀態。二者在認識因素上的區別是:行為人所認識的是自己的行為會造成公共安全的破壞,還是他人生命的終結;在意志因素上,投放危險物質罪和殺人罪可表現為希望或放任,其不同之處在于希望或放任的結果不同:一個是公共安全的破壞,一個是他人生命的終結。
第二、客體上的區別
投放危險物質罪所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多數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包括特定多數人和不特定多數人;故意殺人罪所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利。公共安全與人的生命權利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這就產生了投放危險物質罪的客體與殺人罪的客體存在交叉的情況,正是這一問題的存在,導致在司法實踐中對投放危險物質殺人行為定性的困惑。我國刑法分則所規定的各類罪及各個具體罪之間的客體并不是絕對的并列或平行的,其間存在交叉,客體的交叉并不意味著罪的交叉,定罪是應以主客觀相統一為原則的。
第三、投放危險物質罪與故意殺人罪在客觀方面的區別
在行為方式上,投放危險物質罪僅限于投放危險物質,而投放危險物質罪僅是殺人罪的一種行為方式。從行為的結果看,這僅指投放危險物質殺人的情形,特定的個人或少數人的生命受到侵害,是殺人罪。若多數人的生命受到侵害,這就涉及到公共安全,有可能構成投放危險物質罪。在殺人罪與過失投毒想象競合時,應按擇一重罪處罰,應定故意殺人罪。
綜上所述,投放危險物質罪與以投放危險物質方式故意殺人存在主觀方面、客體、客觀方面的區別,刑法的規定是嚴肅而富有邏輯性的,不能將兩者混為一談。以上就是由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的有關的知識,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隴南武都十級傷殘賠多少
2021-01-30怎樣證明侵權商品來源合法
2020-11-30著作權法保護的是哪些作品呢
2021-02-07農民工工資拖欠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18解除收養關系糾紛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04道路交通調解的提出方式是怎樣的
2021-03-17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
2021-02-05土地抵押的期房能備案嗎
2020-12-16北京離婚農業戶口撫養費標準
2020-11-09人身安全保護令是由哪一個部門負責發出的
2020-11-22合同中的哪些免責條款屬于無效條款
2020-12-26學生在外面玩水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3上班途中遇車禍,公司賠21萬
2020-12-06十八年工齡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合同嗎
2020-11-14用人單位不承認勞動關系,勞動者應該提供哪些證據
2021-01-19實習證明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20用人單位能否擅自調崗并降薪
2020-11-30勞動爭議申訴最長年限是幾年
2020-11-22人壽保險合同履行地確定
2021-01-20如何認定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