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復陷害罪構成要件
客體要件
報復陷害罪侵犯的客體是公民的民主權利和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這里的民主權利是指公民的批評權、申訴權、控告和舉報權。這些權利是中國公民享有的重要的民主權利,是公民行使管理國家權利的一個重要方面,受到國家法律的嚴格保護。
為了切實保障憲法賦予公民權利的實現,本法對侵犯公民的上述權利的行為規定了報復陷害罪。報復陷害是同國家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假公濟私聯系在一起的,因此,不僅侵犯了公民的民主權利,而且還嚴重損害了國家機關的聲譽,破壞了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報復陷害罪侵害的客體是復雜客體。
報復陷害罪侵害的對象,只限于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這四種人。所謂控告人,是指向司法機關和其他黨政機關告發、檢舉國家工作人員違法失職的人。控告人既可以是一般公民,也可以是國家工作人員。所謂申訴人,是指對于自己所受的處分不服,向原處理機關或其上級機關提出申訴意見,要求改變原來處分的人,也包括不服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向原審法院或上級法院提出再審請求的人。申訴人并不限于受處分的公民本人,還包括為他人申訴的其他公民。所謂批評人,是指對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工作上的缺點、錯誤或思想作風,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所謂舉報人,是指揭發、檢舉國家機關或其工作人員違法、犯罪事實的人。這里的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與舉報人。并不限于對實施報復陷害罪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進行控告、申訴、批評與舉報的人。例如,被害人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甲提出控告,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乙濫用職權進行報復陷害的,仍然構成報復陷害罪。再如,被害人控告某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子女的犯罪行為,該國家機關人員濫用職權進行報復陷害的,也構成報復陷害罪。因為一切公民的控告權、申訴權、批評權與舉報權都是受法律保護的,要做到這一點,就不能允許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對任何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與舉報人進行報復陷害,否則就不利于保護公民的民主權利和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
根據憲法第41條的規定,上述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在提出控告、申訴和批評意見時,不得捏造事實進行誣告陷亂否則,不僅不屬于本條的保護對象,如果情節嚴重,還應當依照本法第243條誣告陷害罪論處。
客觀要件
報復陷害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濫用職權、假公濟私,對控告人、申訴人或批評人、舉報人實行打擊報復陷害的行為。行為人必須是濫用職權、假公濟私,即違反有關規定,超出職權范圍,假借公事名義,陷害他人,在這個意義上說,報復陷害行為是一種瀆職行為。報復陷害的力式多種多樣,如制造種種理由或借口,非法克扣工資、獎金,或開除公職、黨籍,或降職、降薪,或壓制學術、技術職稱的評定等等。如果所采取的報復陷害行為與行為人的職權沒有關系,則不構成報復陷害罪。如行為人對控告人進行身體傷害的行為,就不是濫用職權,因而不構成報復陷害罪。
主體要件
報復陷害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指在國家機關從事公務的人員。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不可能濫用職權報復陷害他人的,如果實施了報復陷害行為,應根據其行為的性質和侵犯的客體,構成什么罪,就以什么罪論處。
主觀要件
報復陷害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報復陷害他人的目的。如果沒有報復陷害的目的,而是由于政策水平不高,思想方法主觀片面,工作作風簡單粗暴、對事實未能查清等原因,對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處理不當,致使其遭受損失的,屬于工作上的失誤,不構成犯罪。
以上內容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總結的關于報復陷害罪這方面的相關知識,在上文中有詳細的介紹,希望可以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派遣期間生病了怎么辦
2021-01-11怎么對職業病進行賠償
2021-02-24房產公司合并資質怎么處理
2020-11-21交通違規被拍照怎么處理
2020-11-08沒續簽合同能賠償雙倍工資嗎
2020-12-23財產損失鑒定報告需要提供的資料清單有哪些
2021-03-13能索要十幾年的贍養費嗎
2021-01-24交通事故逃逸死亡賠償
2020-12-03轉繼承怎么規定
2021-01-06合同無效擔保人還要承擔責任嗎
2020-11-11打零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1-03-19關于開發商的“套路”購房者應如何應對
2021-01-03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2020-12-02普通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20如何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4飛機航班延誤賠償規定
2020-12-04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11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須抄錄風險提示嚴防銷售誤導
2021-02-11貨運車損毀公共設施保險公司未履行義務敗訴
2020-12-11因車輛丟失同時起訴停車場和保險公司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