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賠償,這個現象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常見的,都是因為一些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在執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錯誤,從而導致當事人的權益受到損害的,那么就可以申請國家賠償。一般就比如法院的冤假錯案等。那么關于刑事案件國家賠償嗎?
一、刑事案件這14種情形可申請國家賠償
刑事案件這14種情形可申請國家賠償
誰能申請賠償?7種決定不起訴情形
根據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規定,公民申請賠償應當以“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為前提。
最高法院賠償委員xxxxxx介紹,在調研和就該《解釋》召開的多次座談會上,全國各地與會代表和專家都反映,刑事訴訟過程中久拖未果的案件在各地普遍存在,亟須對“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內涵與外延進行明確,對公民申請刑事賠償的程序性權利予以保障。
據此,《解釋》將七種特殊情形認定為刑事賠償中的“終止追究刑事責任”。
“上述規定不僅對權利進行了保障,避免‘救濟無門’,而且較好地解決了刑事訴訟程序與刑事賠償程序的銜接問題,能有效地規范刑事訴訟中公權力的使用,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疑罪從掛’侵犯權利的情形。”xxx說。
可申請賠償的7種決定不起訴情形
一是辦案機關決定對賠償請求人終止偵查的;
二是解除撤銷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措施后,辦案機關超過一年未移送起訴、作出不起訴決定或者撤銷案件的;
三是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法定期限屆滿后,辦案機關超過一年未移送起訴、作出不起訴決定或者撤銷案件的;
四是人民檢察院撤回起訴超過三十日未作出不起訴決定的;
五是人民法院決定按撤訴處理后超過三十日,人民檢察院未作出不起訴決定的;
六是人民法院準許刑事自訴案件自訴人撤訴的;
七是人民法院決定對刑事自訴案件按撤訴處理的。
7種侵犯財產權情形
《解釋》還明確侵犯財產權的刑事賠償審查范圍。
據了解,在此前的司法實踐中,對于兩種情形存在較大爭議:第一是在沒有撤銷案件、不起訴或判決無罪的情況下,哪些情形可以進入國家賠償程序納入國家賠償法規定的侵犯財產權的審查范圍;第二是法院作出生效有罪裁決后,對裁決沒有處理的財產,刑事賠償程序中是否有權對相應涉財行為進行審查并作出賠償決定。
根據2012年修正的刑事訴訟法,《解釋》將七種侵犯財產權的情形納入刑事賠償審查范圍,保證了財產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權進入國家賠償程序并依法取得國家賠償。
刑事案件國家賠償嗎,小編上面整理了刑事案件中可以申請國家賠償的情形,存在十四中可以申請國家賠償的情形,所以說足夠證明,刑事案件是可以申請國家賠償的,無論刑事案件還是民事案件亦或者是行政案件,只要符合條件,都是可以申請的。
?
冤假錯案如何申請國家賠償?
超期羈押國家賠償標準
冤案國家賠償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有獨資公司設立條件需要哪些
2020-11-24非機動車追尾機動車怎樣認定責任
2021-01-01是否可以要求子女經常回家探望
2021-01-26購房合同平面圖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學生私自離校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6什么是房產調查
2020-11-29勞動合同關系保存期幾年
2021-01-13車輛出險保險索賠技巧
2020-11-11被保險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2-21保險批單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3-24商業車險怎么退保,退保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13什么是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欺詐
2020-12-05保險合同有哪些基本分類
2020-11-22保險經紀人的組織方式有哪些
2021-03-19單方事故可以拒賠嗎
2021-02-16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1-03-17房屋被拆遷人的范圍應該怎么劃分
2021-03-02農村“外嫁女”是否可以分得林地補償款
2021-01-04離婚后房產未分割,拆遷后動遷安置房產權應該歸誰所有呢
2020-11-10拆遷房房屋補償款貨幣化安置怎么征收契稅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