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犯罪主體要件的行為人,在傷害故意支配下實施了傷害行為,造成他人身體傷害,達到輕傷程度的,即可認定為故意傷害罪的既遂。
故意傷害造成重傷的,包含兩種情況:
一是行為人明顯只具有輕傷的故意,但過失造成重傷;
二是行為人明顯具有重傷的故意,客觀上也造成了重傷。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是典型的結果加重犯。故意傷害沒有致人死亡的,不得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的未遂犯。
故意傷害致死的成立,客觀上要求傷害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主觀上要求行為人對死亡沒有故意,但具有預見可能性。既然是傷害致死,當然應將死亡者限定為傷害的對象,即只有導致傷害的對象死亡時才能認定為傷害致死。但對于傷害的對象不能作僵硬的理解,尤其應注意事實認識錯誤的處理原則。易言之,在傷害對象與死亡者不是同一人的情況下,應根據行為人對死亡者的死亡是否具有預見可能性以及有關事實認識錯誤的處理原則來認定是否傷害致死。
(1)如果行為人甲對被害人乙實施傷害行為,雖然沒有發生打擊錯誤與對象認識錯誤,但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丙卻仍然實施傷害行為,因而造成丙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
(2)如果行為人A本欲對被害人B實施傷害行為,但由于對象認識錯誤或者打擊錯誤,而事實上對C實施傷害行為,導致C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根據處理事實錯誤的法定符合說,刑法規定故意傷害罪不只是為了保護特定人的身體健康,而是為了保護一切人的身體健康;只要行為人有傷害他人的故意,實施了傷害他人的行為,結果也傷害了他人,就成立故意傷害罪,而不要求其中的“他人”完全同一。故意傷害致死也是如此。B與C的身體均受刑法保護,發生對象認識錯誤或打擊錯誤并不影響A的傷害行為性質,理當以故意傷害致死論處。
(3)如果行為人張三對李四實施傷害行為,既沒有發生事實認識錯誤,也不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王五,由于某種原因致使王五死亡的,則難以認定張三的行為成立故意傷害致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失他人獎章和榮譽證書是否侵犯榮譽權
2020-12-17互聯網金融是非法傳銷嗎
2020-11-09非法集資是什么意思
2020-12-28留置權人是否能取得所有權
2020-12-16合同一方可以是兩個主體嗎
2021-01-20丈夫同性戀能否構成離婚條件
2021-03-23新婚姻法對事實婚姻的認定是怎樣的
2021-02-08立案后才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1-19醫療糾紛的防范與處理
2020-12-11遺囑必須公證才生效嗎,遺囑公證生效后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13房地產權屬調查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2020-12-17解除勞動合同工傷保險有效嗎
2021-02-23離婚時的經濟補償 經濟補償數額的確定
2021-03-06工會的四項基本職能
2020-12-25實習期被公司開除有補償嗎
2021-02-06職工被采取強制措施能否退休
2021-02-12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勞動爭議能追加被申請人嗎
2020-12-02投保人在投保時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12購買兒童意外傷害賠償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