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訊逼供上訴狀
范文如下:
上訴人:方某,男,漢族,1976年某月某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XXXXXXXXXXXXXX,大學文化,系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公安局法醫兼刑警大隊一中隊民警,住安徽省祁門縣祁山鎮新興路某號某幢某室。現羈押于含山縣看守所。
上訴人因故意傷害罪一案,不服安徽省含山縣人民法院(2011)含刑初字第00109號刑事判決書,現依法提起上訴。
上訴請求:撤銷含山縣人民法院(2011)含刑初字第00109號刑事判決書,依法改判被告人無罪。
上訴事實和理由:
一、一審判決認定上訴人實施了刑訊逼供行為,構成故意傷害(致死)罪,缺乏事實依據
(一)上訴人主觀上不具有刑訊逼供的故意
刑訊逼供,是指使用肉刑或變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為。在主觀上,行為人必須具有以下犯罪故意:一是故意使用肉刑或變相肉刑,二是以逼取口供為目的。兩個主觀條件缺一不可
本案一審判決書,認定上訴人“刑訊逼供的主觀故意明顯”,缺乏事實根據。具體如下:
1、2010年12月21日15時45分,上訴人方某與王某某配合刑警大隊副大隊長王某奇將熊-軍提解出所辨認犯罪現場,手續齊全,程序合法。這一點有《嫌疑人提出所外申請表》等為證,證明上訴人當天將熊某提出看守所的目的就是指認犯罪現場,而非訊問。
2、上訴人將熊某帶至辦公室做思想工作,起因是熊某不愿配合辨認現場。這一點,有同行的副大隊長王某奇可以證明。同時,將熊某帶回公安局做思想工作,也未違反相關規定。
3、在做通熊某的思想工作后,熊主動交代另外3起犯罪事實,上訴人作為偵查員,不可能不制作訊問筆錄,否則即為瀆職。況且,上訴人是在向副大隊長王某奇匯報后,按照王某奇指示制作筆錄。這一點,王某奇的證言可以證明。
4、當晚制作的訊問筆錄,明確記載了做思想工作的過程。
5、訊問、指認現場、做思想工作,都是偵查工作的組成部分,不可能截然分開。對此,一審判決書也予以認可。在辨認現場時,根據情況變化調整工作方式和內容,甚至進行必要的訊問,都是正常的執行職務行為,并無違法、違規。
6、上訴人當晚未將熊某送回看守所還押,原因有二:一是出于工作方便考慮,因為第二天還需繼續去辨認現場;二是對提解出所的犯罪嫌疑人,當時并無必須回所過夜的強制性規定。另外,由于上訴人帶熊某到局辦公室的目的是為了做思想工作,讓其配合開展指認現場,而非審訊,且公安局的審訊室當時尚未實際投入使用,所以未將熊某放在專用審訊室。這一系列過程中,上訴人的行為均系依法履行職務,并無違法和不當。
7、從邏輯上講,即便在做思想工作或指認現場過程中有訊問行為,亦屬正常履行職務,并不能由此得出上訴人具有“刑訊逼供的主觀故意”的結論。
綜上,一審判決書認定上訴人“刑訊逼供的主觀故意明顯”,與客觀事實不符,缺乏事實依據。
(二)上訴人客觀上也未實施肉刑或變相變相肉刑
一審判決書認定上訴人“將犯罪嫌疑人熊-軍長時間約束在非制式的鐵椅上,致其處于凍餓狀況下,在非審訊室進行訊問,應屬逼供行為”,亦與客觀事實不服。具體如下:
1、上訴人將熊某約束在審訊椅上,系依法使用警械。根據公安相關規定,審訊椅屬約束性警械。另據相關規定,上訴人在看押、審訊熊某時使用審訊椅等警械,完全合法。至于審訊椅系“非制式”,那是因為在2010年12月之前公安部并無審訊椅的統一標準,此前全國公安機關使用的審訊椅,均屬“非制式”。更何況,本案涉及的審訊椅,是祁門縣公安局于十幾年前統一制作、下發給各辦案部門使用的,即使審訊椅存在問題,也不能要求上訴人個人為此承擔責任。作為辦案民警,上訴人既不能以審訊椅系“非制式”為由而拒絕辦案,也不可能自己去找一張“制式”的審訊椅來辦案。
2、所謂“長時間”固定體位,并不存在。一方面,法律法規和相關規章,對使用約束性警械的持續時間,并無明確限制;另一方面,在約束過程中,熊某有過2次休息(18時、24點左右小便、喝水),戒具全部打開,每次持續數分鐘,并非“長時間”固定體位。
3、作為刑訊手段的“凍”、“餓”等行為,必須是行為人為逼取口供而主動實施。而本案誘發熊某潛在性心臟病變、導致其死亡的“凍”、“餓”,均非上訴人故意實施。相關證據能夠證明,上訴人曾給熊某準備晚飯,中間也曾讓其吃餅干,但熊-軍不吃;關押熊某的辦公室,空調、電火桶均已開啟,室內溫度正常。因此,上訴人不存在故意對熊某采取“凍”、“餓”等變相肉刑的行為。
綜上,上訴人對熊某使用約束性警械的行為,完全系依法履行職務,且未對熊-軍實施不讓進食、減少衣物等“凍”、“餓”行為。一審判決書認為上訴人對熊-軍的約束行為是故意使用刑具,且對熊某的“冷”“餓”狀況采取放任態度,顯然缺乏事實依據。
二、一審判決關于熊某死亡與上訴人行為之間因果關系的認定有誤
一審判決將上訴人對熊-軍使用“非制式”審訊椅進行約束的行為認定為積極的加害行為,而如前所述,上訴人在執行職務過程中,對熊某身體進行約束,屬合法履行職務,不具有違法性。在合法使用警械的前提下,無論該約束行為是否會帶來傷害后果,均不能認定其為非法。至于所謂“長時間”固定體位,前已指出,亦根本不存在。
另外,關于“餓”與“寒”,如前所述,上訴人并未故意對熊某采取“凍”、“餓”行為,室內溫度亦正常。一審判決為了說明熊某受凍,認為“從生活常識來看,室內開著空調、電火桶,熱空氣在上,冷空氣在下,造成寒氣襲人”,純屬牽強附會,有違經驗法則。至于熊某的衣著,其在看守所時即如此穿著,屬正常穿著,談不上“衣著單薄”。如此穿著,在室內空調、電火桶均打開的情況下,怎么可能“寒氣襲人”,并能夠導致其死亡?這又是什么樣的“生活常識”?
需要指出,關于熊-軍是否受凍,在本案中始終存疑。對法醫鑒定以“立毛肌收縮”、“胃粘膜出血點”等為依據認定熊某受凍,辯護人在一審時就提出了質疑,并要求重新鑒定。根據法醫學知識,上述癥狀完全有可能是其他因素所導致:
1、“立毛肌收縮”。即皮膚立毛肌發生尸僵,使皮膚呈鵝皮狀。立毛肌尸僵,常見于腿部、前臂兩側、腰部和臀部。最早在死后30分鐘出現,多數在死亡后5-6小時發生。溺死或是受寒是皮膚立毛肌尸僵的重要原因。但非溺死或未受寒冷刺激的尸體,尤其是新鮮尸體,在遇到寒冷刺激時,也可有鵝皮狀改變。(參見黃*照、麻*昌主編:《中國刑事科學技術大全——法醫病理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96頁。)
2、“胃粘膜出血點”。在猝死或者在其他應激情況下,會出現“胃粘膜出血點”(術語:“應激性胃出血”);消化道疾病也可導致胃粘膜出血點。但這不是受凍的生理特征。根據法醫病理學,凍死或者生前受凍尸體的胃,會出現粘膜糜爛伴彌漫性點狀出血,但熊-軍的尸檢并未發現胃粘膜糜爛表象。
因此,上訴人認為,一審判決在對熊某死亡因果關系進行分析時,存在錯誤,并未排除其他可能性。首先,熊某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其潛在性心臟病;而誘發潛在性心臟病變的誘因,除了饑餓、寒冷外,還有眾多不確定因素,比如恐懼、激動、疲倦等等。本案法醫鑒定,并不能排除其他因素誘發潛在性心臟病變,即并不能確證“饑”、“寒”一定是死亡誘因。退一步說,即便能夠排除其他因素,將“饑”、“寒”認定為死亡誘因,這也并非上訴人的行為所導致。根據一審查明的情況,在看押過程中,上訴人已經盡到了應盡的注意義務,如給熊某準備晚飯、打開空調、電火桶取暖等,因此,不應對所謂“饑”、“寒”承擔法律責任。
三、一審審理期限嚴重超期,程序違法
本案于2011年10月28日起訴到含山縣人民法院,2011年12月8日開庭審理,直至一年多之后,才于2013年1月18日才作出一審判決,2013年2月17日才予宣判。一審審理,嚴重超法定審限、超期羈押,程序嚴重違法。
綜上所述,上訴人認為,一審判決書認定上訴人實施了刑訊逼供罪行為,并以故意傷害(致死)罪定罪處罰,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且程序嚴重違法,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撤銷該刑事判決,改判上訴人無罪。
此致
馬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方-衛
二〇一三年二月二十六日
如果您或者家人、親友的情況比較復雜,需要法律服務,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出租合同解除的情況
2020-12-03分期付款如何行使不安抗辯
2021-02-09涉外婚姻解體的原因及涉外婚姻案件存在的問題
2021-03-22子公司的設立方式有哪些
2020-12-30對募股申請的審批有哪些規定
2020-11-25哪些情形屬于監視居住的有礙偵查
2021-02-27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24起訴離婚要具備哪些條件 哪些情況屬于夫妻感情破裂
2021-02-25贈與合同可撤銷的情形
2020-12-102020新婚姻法有什么改變
2021-03-19冤假錯案怎么舉報
2021-03-19連環購銷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9行人闖紅燈被撞怎么辦
2021-02-10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中的股權處置方式
2021-03-19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是否有補償呢
2021-02-12競業限制的期限最長是多少?
2021-01-07勞動關系發生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06現金價值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24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后果怎樣的
2020-12-10意外傷害保險及其類別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