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疑罪從掛案件受害人可獲國家賠償
據最高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劉合華介紹,《司法解釋》共23條,內容涵蓋侵犯人身權和侵犯財產權的刑事賠償兩大類型,具體包括對“中止追究刑事責任”的認定、侵犯財產權的賠償審查范圍、違法刑事拘留賠償、再審無罪賠償、免責條款的適用、賠償法律關系主體、賠償標準、賠償金的確定、賠償決定的效力等多個重要問題。
“一句話,《司法解釋》的最大亮點就是明確了特定情形下疑罪從掛案件的受害人有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眲⒑先A說,具體而言,當國家機關對公民的人身羈押或者財產進行查封、扣押、凍結的,在解除、撤銷強制措施超過一年未移送起訴、作出不起訴決定或者撤銷案件的;或者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后雖未解除、撤銷強制措施,但超過一年未移送起訴、作出不起訴決定或者撤銷案件的,以及未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或者逮捕措施,國家機關對財產進行查封、扣押、解凍的立案后超過兩年未移送起訴、作出不起訴決定或者撤銷案件的,賠償請求人有權依法申請國家賠償獲得權利救濟。
“這一規定不僅保障了受害人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而且能充分發揮刑事賠償制度的倒逼功能,將有效防止權利的濫用。”劉合華說。
二、國家賠償的案件范圍包括哪些
違反程序或超時拘留都需賠償
在實踐中,對違法刑事拘留賠償中的“違法”存在不同的認識,《司法解釋》明確對公民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后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無論是違反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條件,還是違反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程序,抑或是拘留時間超過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時限,國家都要承擔賠償責任。
劉合華解釋說,這樣的規定不僅進一步對“違法”進行了明確,而且確定了在處理賠償案件時應當對刑事拘留的條件和程序進行實質審查,而非形式審查,以便確定是否違法。此外,《司法解釋》還明確,對于“符合依照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對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時間超過規定時限的”,刑事拘留的人身自由賠償金自拘留之日起計算。
對于數罪并罰的案件經再審改判部分罪名不成立,實踐中存在監禁期限超出再審判決確定刑期的情形。對此,有觀點認為個罪改判無罪但非完全無罪,不屬于無罪被羈押,不符合“無罪羈押賠償”原則,不應予以賠償;有觀點認為應予賠償。
《司法解釋》明確,盡管被超期監禁的公民并非完全無罪,但由于其中的部分罪名已經不成立,針對這類具體個罪而言的超期羈押行為構成無罪羈押,應當予以賠償。“這樣規定也是對刑事賠償司法實踐發展的回應,如‘蕭山五青年案’中的部分賠償請求人就存在‘再審改判部分罪名不成立,監禁期限超出再審判決確定的刑期’的情形。”劉合華說。
三、賠償義務機關如何認定
誰以有罪方式作出過最后處理誰來賠
公安機關對公民采取拘留措施后,檢察機關又采取逮捕措施的,或者對公民采取拘留和逮捕措施后,審判機關曾作出有罪判決的,在公民最終確定無罪的情形下,由誰作為賠償義務機關,實踐中存在不同認識。
為了方便賠償請求人申請刑事賠償,規范刑事賠償處理程序,《司法解釋》明確采取賠償義務機關后置設定方式,即以有罪方式作出過最后處理的國家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劉合華解釋說,如對公民采取拘留措施后又采取逮捕措施,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作出逮捕決定的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又如對公民采取拘留和逮捕措施后,法院一審判決有罪,二審發回重審后作無罪處理的,作出一審有罪判決的人民法院為賠償義務機關。
同時,《司法解釋》還明確,賠償義務機關以公民存在故意虛偽供述、偽造其他有罪證據或自傷、自殘等行為為由,主張免除賠償責任的應承擔舉證責任。
四、賠償標準如何確定
最大限度給予受害人以權利救濟
在確定賠償標準方面,《司法解釋》不僅借鑒了民事侵權的賠償標準,而且還考慮到刑事賠償的特殊情況,最大限度給予受害人以權利救濟。
《司法解釋》對民事侵權賠償標準的借鑒,如醫療費賠償標準、護理費賠償標準、殘疾生活輔助具費賠償標準、誤工減少的收入賠償標準、身體傷殘賠償標準、撫養費賠償標準等;又如財產損害賠償標準,借鑒《侵權責任法》第十九條“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方式計算”進行了相應的規定。
如對于扶養費賠償標準,“能夠確定扶養年限的,生活費可協商確定并一次性支付。不能確定扶養年限的,可按照二十年上限確定扶養年限并一次性支付生活費,被扶養人超過六十周歲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扶養年限減少一年;被扶養人年齡超過確定扶養年限的,被扶養人可逐年領取生活費至死亡時止”;
又如殘疾賠償金標準,“有扶養義務的公民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賠償金可以根據傷殘等級并參考被扶養人生活來源喪失的情況進行確定,最高不超過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二十倍”。
最高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陳現杰表示,殘疾賠償金適用的標準是國家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作為一個基準標準。而民事侵權案中,是按照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作為賠償指標,要遠遠低于國家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標準。這兩年國家職工工資標準達到四萬多,但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概兩三萬,農村居民純收入更低?!端痉ń忉尅芬幎梢赃_到不超過國家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20倍,充分體現了國家賠償法救濟人權、保障人權,充分保障受害人利益的立法理念。
五、7種終止追刑責情形可獲賠
根據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規定,公民申請賠償應當以“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為前提。刑事訴訟過程中,久拖未果的案件在各地普遍存在?!端痉ń忉尅穼⑵叻N特殊情形認定為刑事賠償中的“終止追究刑事責任”:
(一)辦案機關決定對賠償請求人終止偵查的
(二)解除、撤銷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措施后,辦案機關超過一年未移送起訴、作出不起訴決定或者撤銷案件的
(三)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法定期限屆滿后,辦案機關超過一年未移送起訴、作出不起訴決定或者撤銷案件的
(四)人民檢察院撤回起訴超過三十日未作出不起訴決定的
(五)人民法院決定按撤訴處理后超過三十日,人民檢察院未作出不起訴決定的
(六)人民法院準許刑事自訴案件自訴人撤訴的
(七)人民法院決定對刑事自訴案件按撤訴處理的
六、7種侵犯財產權情形也可獲賠
《司法解釋》還明確侵犯財產權的刑事賠償審查范圍。根據2012年修正的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將七種侵犯財產權的情形納入刑事賠償審查范圍,保證了財產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權進入國家賠償程序并依法取得國家賠償。
(一)賠償請求人有證據證明財產與尚未終結的刑事案件無關,經審查屬實的;
(二)終止偵查、撤銷案件、不起訴、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
(三)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或者逮捕措施,在解除、撤銷強制措施或者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后超過一年未移送起訴、作出不起訴決定或者撤銷案件的;
(四)未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或者逮捕措施,立案后超過兩年未移送起訴、作出不起訴決定或者撤銷案件的;
(五)人民檢察院撤回起訴超過三十日未作出不起訴決定的;
(六)人民法院決定按撤訴處理后超過三十日,人民檢察院未作出不起訴決定的;
(七)對生效裁決沒有處理的財產或者對該財產違法進行其他處理的。
對于國家賠償所屬于的案件,只要是受到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的非法逮捕就屬于國家賠償的案件范圍,受害人都可以提出申請,向司法機關要求相關的賠償,這是國家對我國公民所擁有的相關正當權利的基本保障手段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全文
房子遭強拆國家賠償申請書注意事項
國家賠償法的適用主體包括哪些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代表訴訟股東必須需要持股百分之十嗎
2020-11-15原產地標記注冊申請書范文
2021-01-23以新貸歸還舊貸不是同一保證人是否繼續擔保
2021-02-26交通事故一般什么時間起訴
2020-12-26交通事故的殘疾賠償金或死亡賠償金計算標準中的“上一年”指哪一年
2021-02-04配偶是否承擔婚前債務
2020-12-09可以注銷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的情形
2021-02-24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1-17單位未支付競業補償金如何處罰
2021-01-18交通意外險賠多少錢
2021-01-19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7保險合同變更的要件有哪些
2021-01-03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1-11佛山市一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2-07車輛雙方事故和單方事故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30財產保險合同中有哪些免責條款
2020-11-27設立合資保險公司的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08什么是互聯網保險
2020-12-13保險法關于車輛理賠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6保險人如何先予支付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