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賠償要多久能下來?
我國國家賠償法第十三條規定: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是否賠償的決定。決定賠償的,應當制作賠償決定書,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十日內送達賠償請求人。
行政賠償義務機關在規定期限內未作出是否賠償的決定,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按
刑事賠償義務機關在規定期限內未作出是否賠償的決定,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十日內向賠償義務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復議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決定。
二、與民事賠償區別
國家賠償是從民事賠償發展而來的,因此兩者有許多共通之處。但是,國家賠償是獨立于民事賠償的自成體系的法律制度,兩者的區別可概括為:
1.賠償發生的原因不同。國家賠償由國家侵權行為引起;而民事賠償由民事侵權行為引起。(《民法通則》規定的公務侵權與國家公權力的行使有關,公務侵權的民事責任實際適用《國家賠償法》的規定。)
2.賠償主體不同。國家賠償的主體是抽象的國家,具體的賠償義務由國家賠償法規定的賠償義務機關履行。賠償主體與賠償義務人相互分離。而民事賠償的主體通常是具體的民事違法行為人,賠償主體與賠償義務人相一致。
3.賠償的歸責原則不同。國家賠償的歸責原則是違法原則,而民事賠償的歸責原則體系由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公平責任原則構成。
4.賠償程序不同。國家賠償的程序較民事賠償更為復雜,其區別在于:首先,在提起國家賠償訴訟之前,除在行政訴訟中一并提起賠償外,請求人應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請求,即實行賠償義務機關決定前置原則,不經該決定程序,法院不予受理,而在民事賠償程序中,受害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賠償請求,無須經過前置程序。其次,證據規則不同。國家賠償一般實行“初步證明”規則,即賠償請求人首先要證明損害已經發生,并且該損害是由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所引起,繼而,證明責任轉移到被告,而在民事賠償訴訟程序中則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證據規則。
如果公民做出了違反法律的行為后,當事人也是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和處罰,如果相關機關因為一些失誤而做出了錯誤的處罰后,也是會給當事人造成一定的損失,那么當事人也是有權利向國家機關索要賠償,在申請了國家賠償后也是會在受理之日的兩個月內確認申請。
超期羈押國家賠償標準
國家賠償再審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怎么申請國家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賠償能否進行協商
2021-03-05職業病鑒定費用多少費用
2020-11-25嫖娼未遂怎么處罰
2020-12-20資金拆借定義以及要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10法院協助調查函適用情形
2021-02-28一審解除財產保全二審可以再申請嗎
2021-01-12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1-24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有什么
2021-02-19被判緩刑會影響子女嗎
2020-12-09離婚財產保全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3-21房產證沒有本人簽字能抵押嗎
2020-12-22企業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1-03起訴狀事實勞動關系的申請確認范文
2021-01-12保姆提供勞務致人損害由誰擔責
2020-12-30定期人壽保險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三個期限”避免保險合同糾紛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1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10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2021-02-22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
2020-12-24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計算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