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和發展,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內的體制改革帶來了種種不利因素和壓力,各類犯罪不斷增加,有單位,也有個人,都嚴重威脅著社會的穩定。雖然《刑法》中規定的同時屬于自然人犯罪和單位犯罪的情況不多,但實際區分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那到底在同一種罪中,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的區別有哪些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聊。
一、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的區別有哪些
單位犯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如何認定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區分:
1、是否為了單位的利益,是否由單位的決策機構決定。
單位決策機構產生單位意志,指揮單位行為的實施,任何單位成員在單位業務活動中依據決策機構的決定實施的行為,應視為單位行為。單位犯罪所具有的特定程序性,即符合單位決策程序,是它與自然人盜用單位名義或擅自以單位名義進行的犯罪相區別的重要特征。因而,單位內部成員未經單位決策機構批準、同意或認可而實施的犯罪行為,一般只能認定為自然人犯罪。
同時按照決策機構的決定實施的行為必須為了單位的利益。單位犯罪中,犯罪后的違法所得通常歸單位所有,即因犯罪行為所產生的非法收益,受益對象是本單位或者本單位的多數員工;而自然人犯罪中,犯罪后的違法所得多半為自然人個人所有。如果不是為了單位利益,而是為了謀取個人利益,那么這種情況不應按照單位犯罪處理。比如《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條規定在單位行賄罪中,因行賄取得的違法犯罪所得歸個人所有時,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條關于行賄罪的相關規定定罪處罰。
2、是否是以單位的名義。
行為以單位的名義實施是認定單位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所有以單位名義實施的犯罪都是單位犯罪。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規定:“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關自然人犯罪的規定定罪處罰”。所以,打著單位的幌子,利用單位名義,為個人謀取利益的不法行為,當然不能認定為單位犯罪。
3、行為是否在單位成員的職務活動范圍內,或者與單位的業務活動相關。
單位只對其在業務范圍內或與業務相關的活動范圍內的行為負責。如果行為與單位業務沒有任何關系,則不應讓單位承擔刑事責任。當然,單位的行為不拘于在登記機關核準的經營范圍之內,也可以超出登記的經營范圍,只要是與單位的業務活動相關或者說與單位的人格相關,也可以視為是單位的行為。但如果與單位的業務活動并無實質的關聯,則一般不應視為單位行為。
二、單位犯罪如何處罰
我國刑法規定單位犯罪實行雙罰制和單罰制兩種情況。對單位犯罪行為,雙罰制一方面要處罰單位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人身刑,另一方面要處罰單位實體本身,對其處以罰金的財產刑;單罰制只處罰單位中的個人或者處罰單位本身。對單位犯罪一般實行雙罰制,但在特殊情況下對單位犯罪實行單罰制。如我國刑法分則規定的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教育設施重大安全事故罪、消防責任事故罪等均只處罰相關責任人員,實行的是單罰制。
其實現實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罪名,如盜竊罪、詐騙罪、搶劫罪等等,這些都是屬于自然人犯罪,即單位是不能被認定構成這些罪名的。如果是合同詐騙罪、逃稅罪等等,則既可以由自然人構成,同時也是可以由單位構成的。而往往在對單位進行處罰的時候,采取的都是雙罰制。對于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的區別,上文已經作出了講解,希望可以為你提供一些幫助。
不認定為單位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如何斷定是單位犯罪,單位犯罪認定?
最新單位犯罪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評估時如何確認知識產權種類
2020-11-19如何認定公司惡意注銷逃避債務
2020-12-142020傷殘等級劃分標準怎么規定
2021-01-19工廠集資房轉賣需要什么手續
2020-12-13無效擔保合同如何賠償呢
2021-02-07委托合同對于委托他人辦事的理解是什么
2021-03-17雇傭關系需要辭職嗎
2020-12-09農村承包土地確權糾紛哪個單位管
2021-02-20員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2辭退老員工屬于非法辭退嗎
2021-03-22壽險理賠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人身意外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3-12哪些原因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1-03-18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03如何理解網絡保險
2020-11-28從事保險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2-28出門旅游因為暴雨致人受傷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為什么
2021-01-08如何確定家庭財產險的保險金額?
2020-12-08土地承包與土地流轉有什么不同嗎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