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規的制定與出臺總是不斷適應著現實生活中的需要的。在一些案件當中,由于當事人本身的特殊性或者是案件的政治色彩或者特殊條件與背景,有時會產生單位犯罪免除的情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單位犯罪免除情形有哪些吧。
單位犯罪免除情形有哪些?
1、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走私犯罪的,不以單位犯罪論處;
2、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不以單位犯罪論處。單位是否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應根據單位實施走私行為的次數、頻度、持續時間、單位進行合法經營的狀況等因素綜合考慮認定;
3、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關自然人犯罪的規定定罪處罰。
所謂單位犯罪就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所犯的罪,系個人犯罪的對稱。此種觀點認識到了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的區別,也揭示了單位犯罪的主體范圍,但它實際上是對刑法條文的一種片面理解,由此推之,單位犯罪即單位所犯的罪,這又犯了循環定義的邏輯錯誤。
單位犯罪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為本單位謀取非法利益,經單位集體研究決定或者由有關負責人員決定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與前一種觀點相比,該說區分了單位意志與個人意志,但它所說的單位犯罪只限于主觀上的故意,這與刑法中規定的少數過失的單位犯罪相背離。此外它強調的單位犯罪以非法利益為要件,無疑又縮小了概念的內涵。因此,在八屆大五次會議審議的時候,由于其局限性而被否決。
單位犯罪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等法定單位,經單位集體研究決定或由有關負責人員代表單位決定,為本單位謀取利益而故意實施的,或不履行單位法律義務、過失實施的危害社會,而由法律規定為應負刑事責任的行為。此觀點克服了以上觀點的不足,明確地把過失犯罪納入其中,這與刑法之規定是一致的,同時也不限于以非法利益為要件,準確地揭示了單位犯罪的本質特征。
單位犯罪具有法定性,如果刑法沒有規定單位可以犯某種罪,即使公司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的行為與法律規定犯罪行為相符,也不能給該公司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定這種罪。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單位犯罪免除情形主要與案件的具體情況有關。一般情況下來說,當犯案的主體是個人時不屬于單位犯罪,除此之外當單位成立之初就以犯罪走私為目的時也不屬于單位犯罪,最后一種情形就是當單位名稱被盜用時,也可以免除單位犯罪。
不認定為單位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如果發生了單位犯罪,對于法定代表人在哪些罪名中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如何斷定是單位犯罪,單位犯罪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三權分立指哪三權
2021-02-01租房合同糾紛最快多長時間能執行
2020-11-08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理具有何種職權
2020-12-21股權眾籌有什么發展
2021-02-27離婚夫妻財產房屋分割問題
2020-12-23曠工三天后能申請仲裁嗎
2021-01-21什么情形下接受勞務方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2021-03-05法院離婚調解程序是什么
2021-02-18合同保全有哪些措施
2021-01-30對已解散的公司如何起訴
2020-12-17怎樣才能守法跳槽
2020-11-26車禍受傷的雙份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22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嗎
2021-02-21車險理賠必備常識
2021-02-28公眾責任險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0-12-30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保險合同違約責任形式有哪些
2021-01-16冰雹砸車保險賠嗎,如何理賠
2021-02-22車輛自然災害險多少錢
2020-11-15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三條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