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犯罪在刑法理論方面一直就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一直到現在為止我國立法人員當中對單位犯罪的很多法律機制還是存在著諸多的爭議的,不過自1997年的刑法出臺以后已經不斷的對單位犯罪從各方面進行完善了。可實際上有很多普通民眾根本就辨別不清楚單位犯罪和個人犯罪的區別主要是什么?
一、單位犯罪和個人犯罪的區別主要是什么?
單位犯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如何認定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區分:
1、是否為了單位的利益,是否由單位的決策機構決定。
單位決策機構產生單位意志,指揮單位行為的實施,任何單位成員在單位業務活動中依據決策機構的決定實施的行為,應視為單位行為。單位犯罪所具有的特定程序性,即符合單位決策程序,是它與自然人盜用單位名義或擅自以單位名義進行的犯罪相區別的重要特征。因而,單位內部成員未經單位決策機構批準、同意或認可而實施的犯罪行為,一般只能認定為自然人犯罪。
同時按照決策機構的決定實施的行為必須為了單位的利益。單位犯罪中,犯罪后的違法所得通常歸單位所有,即因犯罪行為所產生的非法收益,受益對象是本單位或者本單位的多數員工;而自然人犯罪中,犯罪后的違法所得多半為自然人個人所有。如果不是為了單位利益,而是為了謀取個人利益,那么這種情況不應按照單位犯罪處理。比如《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條規定在單位行賄罪中,因行賄取得的違法犯罪所得歸個人所有時,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條關于行賄罪的相關規定定罪處罰。
2、是否是以單位的名義。
行為以單位的名義實施是認定單位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所有以單位名義實施的犯罪都是單位犯罪。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規定:“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關自然人犯罪的規定定罪處罰”。所以,打著單位的幌子,利用單位名義,為個人謀取利益的不法行為,當然不能認定為單位犯罪。
3、行為是否在單位成員的職務活動范圍內,或者與單位的業務活動相關。
單位只對其在業務范圍內或與業務相關的活動范圍內的行為負責。如果行為與單位業務沒有任何關系,則不應讓單位承擔刑事責任。當然,單位的行為不拘于在登記機關核準的經營范圍之內,也可以超出登記的經營范圍,只要是與單位的業務活動相關或者說與單位的人格相關,也可以視為是單位的行為。但如果與單位的業務活動并無實質的關聯,則一般不應視為單位行為。
二、單位犯罪如何處罰?
我國刑法規定單位犯罪實行雙罰制和單罰制兩種情況。對單位犯罪行為,雙罰制一方面要處罰單位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人身刑,另一方面要處罰單位實體本身,對其處以罰金的財產刑;單罰制只處罰單位中的個人或者處罰單位本身。對單位犯罪一般實行雙罰制,但在特殊情況下對單位犯罪實行單罰制。如我國刑法分則規定的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教育設施重大安全事故罪、消防責任事故罪等均只處罰相關責任人員,實行的是單罰制。
綜上所述,單位犯罪和個人犯罪的區別主要在于個人犯罪一般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而且做出這種決定的時候可能是打著單位的名義,但完全都是一個人在胡作非為的,可單位犯罪本質上都是為了單位的利益,所有的經營活動都是跟單位的業務有關的,因此兩者的表現形式,目的跟法律后果都不一樣。
怎樣處罰單位犯罪
如果發生了單位犯罪,對于法定代表人在哪些罪名中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單位犯罪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己是保證人沒錢了可以不履行擔保責任嗎
2021-03-21工傷一年多沒申請怎么處理
2020-12-17婦女生產期間可以免職嗎
2020-12-06一般保證中保證期間有什么效力
2020-11-07未婚先孕怎么領結婚證
2021-03-15沒能力給贍養費能執行嗎
2021-03-10合同及附件約定不同法院管轄怎么處理
2021-02-21怎么舉報強制拆遷
2021-02-12婚內懷別人孩子犯法嗎
2021-01-30意向合同需要本人簽字嗎
2021-01-14將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有效
2020-11-30不同意調崗可以賠償嗎
2021-01-29如何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
2021-03-02勞動糾紛勞動局該不該管
2021-01-01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1單位失業保險金沒買合法嗎
2021-01-13業主購房后怎樣選擇保險
2021-02-07保險合同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5保險公司拒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3委托代理人需要辦什么手續?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