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單位犯罪,單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事業或者社會組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犯罪,單位犯罪實行雙罰制,即對單位進行處罰,又對直接責任人進行處罰,單位犯罪不同于個人犯罪,犯罪主體是單位,應當的單位進行經濟處罰,對于直接責任人可以判處3年有期徒刑。
單位犯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危害社會的行為。
單位犯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依照法律規定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關于單位犯罪的處罰,在刑法理論上存在單罰制與雙罰制之分。單罰制,又稱為代罰制或者轉嫁制,指在單位犯罪中只處罰單位中的個人或者只處罰單位本身。總之,在單位與個人之間只處罰其中之一。
雙罰制,又稱為兩罰制,指在單位犯罪中,既處罰單位又處罰單位中的個人。在刑法修訂以前,1979年刑法中有單罰制的規定,例如刑法第127條規定:“違反商標管理法規,工商企業假冒其他企業已經注冊的商標的,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定罪情況編輯單位犯罪之區別于個人犯罪,不僅僅是一個主體的問題,而且在整個犯罪構成上,都具有不同于個人犯罪的特征,因而單位犯罪是一種特殊的犯罪形態。
對單位犯罪的定罪,主要應當從罪體和罪責兩個方面加以認定:
罪體
(一)主體單位犯罪的主體是單位,這里的單位包括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在我國刑法中,之所以沒有采用法人犯罪一詞而代之以單位犯罪,主要原因在于法人犯罪這一概念范圍較窄,使用單位犯罪一詞可以概括更多的雖非法人但亦屬一定組織體所實施的犯罪。在單位犯罪的主體中,除機關、團體以外,公司、企業、事業單位都存在一個所有制問題,即有公有制與私有制之分。
在1997年刑法修訂中,對于私有制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能否成為單位犯罪的主體,存在兩種對立的觀點:肯定說認為,所有制形式不能成為單位犯罪的確定標準。私有制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的憲法地位是相同的,在其合法權益應受到法律的平等保護的同時,實施犯罪也應受到刑法的同等處罰。
否定說認為,單位犯罪的主體只能是公有制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而不包括私有制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無論何種形式的私有制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行為,都應追究其所有者的刑事責任,而不存在單位犯罪問題。本書贊同肯定說。
綜上所述,司法單位犯罪,單位犯罪,雖然是單位形式實施的罪行,社會危害體現在個人行為,應當對單位領導和直接責任人進行處罰,刑法規定單位犯罪,應當對單位判處罰金,的直接責任人實行刑事處罰,單位所有制不同,其處罰標準也是不同的。
不認定為單位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如何斷定是單位犯罪,單位犯罪認定?
單位犯罪的主體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收購個人股權需評估嗎
2021-01-11商標權域名權和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是怎樣的
2021-01-09知識產權貫標認證幾年有效
2021-02-18股權變更能否辦理土地抵押
2020-11-30交通事故發生后多久認定責任
2020-11-29協議限制離婚自由歸于無效
2021-02-27判決后質押股權如何執行
2020-11-20交通事故法醫鑒定的申請與注意事項
2021-01-04工程質量不達標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合同債權保全特點有哪些
2021-02-06房地產中介的收費標準
2020-12-11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13劃撥用地手續有哪些
2021-01-17怎樣界定外出務工人員
2021-03-13怎么簽試用期合同
2021-01-28懷孕期間可以要求調崗位嗎
2021-01-03人身保險法中的保險利益存在于何人
2021-02-16上海市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暫行辦法
2021-01-14移居境外的人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商業養老保險真的能夠養老嗎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