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于犯罪的判決當中,由于人數的差異往往會有個人犯罪與單位犯罪之差。在進行處罰的判決過程當中有時由于案件的特殊性質可能會出現個人犯罪單位犯罪并罰的情況。對于數罪并罰的情況一般都會根據案情進行判決。那么單位犯罪和個人犯罪數罪并罰有哪些規定?
單位犯罪和個人犯罪數罪并罰有哪些規定?
這種情況在司法實踐中也經常出現,很難處理。單位犯罪中自然人兼犯其他罪行的,,應當根據《刑法》對犯罪構成和法定刑的規定,區別情況分別處理:
法定刑設置來看,都有區別,個人最高可以判處10年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單位犯罪中的自然人只能判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此,這種情況實質上與異種數罪沒有區別,法院判決應當數罪并罰。在判決書主文可在作為單位犯罪責任人員的罪名前加(單位),但在個人所犯罪名前不用加(個人)o從理論上講,同種數罪是不并罰的,但也有例外,如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后又發現漏罪或者又犯新罪,盡管漏罪和新罪與原判之罪屬于同種罪名,依法也應當數罪并罰
三是兼犯同種同罰罪。如單位構成仿造、變造金融票證罪,行為人既是單位犯罪的主管人員,個人又犯此罪,由于《刑法》規定單位犯罪中的自然人與個人犯罪采取同等處罰原則,沒有設置不同的法定刑,因此,實質上是同種數罪,一般不數罪并罰,可以一罪定罪,犯罪數額可以相加,或者把其中單位或者個人的行為情節考慮。
在我國《刑法》 中,對于單位和自然人,如果犯同種罪的,由于犯罪行為的主要特征與侵犯的直接客體相同,只是主體不同,立法并沒有根據犯罪主體的不同而對此設定不同的罪名,因此,雖然單位犯罪與其相應的自然人犯罪的罪名相同,但這并不等于單位實施與自然人實施罪名相同的犯罪二者就是同種犯罪,因為二者的犯罪構成顯然不同:( 1)主體不同。單位犯罪主體是單位這個法律“擬制人”;而自然人犯罪主體就是自然人本身。(2)主觀要件不同。單位犯罪要求犯罪行為體現的是單位意志,其犯罪目的一般是為實現單位利益;而自然人犯罪的主觀方面則是體現自然人本人的意志,追求個人利益或其他目的的實現。(3)客觀要件不同。單位犯罪帶來的非法利益通常歸單位所得(當然,各行為人可能因其在單位犯罪得到利益,但那只是在單位獲得利益后再次分配問題);而自然人犯罪所得利益歸個人所得。在一些具體罪名中,有的還因主體不同,刑法及有關司法解釋對單位犯罪和個人犯罪的具體定罪標準要求以及量刑幅度都有不同要求。如走私普通貨物罪中,根據《刑法》第153條和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審理走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10條的規定,自然人的定罪標準是偷逃應繳稅額在5萬元以上,而單位的定罪標準則在25萬元以上。
結合上文中的內容要求可以看出,對于單位犯罪和個人犯罪數罪并罰有哪些規定該問題的處理一般都會分開區別處理。根據不同犯案所涉及的法律條例進行不同判決的量刑判決,在終審判決當中一般會進行多案的數罪并罰,并當庭進行相關宣判。
單位犯罪的主體包括哪些?
逃稅罪單位犯罪雙罰制的規定是怎樣的?
不認定為單位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范文康,貴州卓舜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畢業于國內知名公安類院校法學專業,法學理論功底深厚、法學專業知識扎實。由于學校的特殊性,范文康律師曾在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公安局學習,協助民警辦理各類治安、刑事案件,成功調解多起疑難經濟糾紛案件,具有豐富的法律實操經驗。范文康律師始終秉承“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執業理念。在律師事務所實習、執業期間辦理的案子基本上都實現了委托人的訴訟目的,得到委托人的一致好評。一直為貴州合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貴州苗小妹電子商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繽幕咖啡店、貴州赤兔馬科技有限公司、沿河一品源電子商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普安縣小茗哥哥茶業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提供法律服務,訴訟及非訴業務經驗豐富。
買賣雙方約定低價食品變質賣方不負責是否有效
2020-11-20在我國誣陷他人有什么后果
2020-11-17商標權轉讓程序是怎樣的,要多少錢
2020-12-24如何注冊品牌專利
2020-12-05交通事故傷殘等級鑒定標準
2020-11-23同居的法律定義是怎樣的
2020-12-21假離婚被真離婚怎么辦
2020-12-17裁定移送管轄發生在什么時候
2020-12-16擔保人免除法律責任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10預約合同可否被強制執行
2021-03-23受威脅已過戶的贈與房產可反悔嗎
2021-01-25辦理抵押需要扣留房產證嗎
2021-01-14勞動者月中入職當月是否有工資
2020-11-22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決定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3勞務外包協議書
2020-12-20人壽保險理賠的相關標準有什么
2021-01-09人身保險的保險標的是指什么
2021-01-02校車肇事損失保險公司拒賠無理
2021-02-25抵押房產保險費發票可以抵扣嗎
2020-12-05把人撞傷了保險怎么賠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