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犯罪的最高院判例內容有哪些?
一、如何區分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法釋〔1999〕14號
第一條 刑法第三十條的規定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既包括國有、集體所有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有包括依法設立的合資經營、合作經營和具有法人資格的獨資、私營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
第二條 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不以單位犯罪論處。
第三條 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關自然人犯罪的規定定罪處罰。
《全國法院審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2001年1月21日,法〔2001〕8號
(一)關于單位犯罪問題
根據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單位犯罪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的規定,以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歸單位所有的,是單位犯罪。
高憬宏、楊萬明主編:《基層人民法院法官培訓教材(實務卷·刑事審判篇)》
所謂“以單位名義實施犯罪”,是指單位的決策機構按照單位的決策程序來決定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所謂“違法所得歸單位所有”,是指因犯罪行為所產生的非法收益歸單位所有。是否為單位謀取非法利益,是區分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的明顯標志之一。
二、以單位的分支機構或者內設機構、部門的名義實施犯罪且違法所得歸上述機構所有的能否認定為單位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政策
《全國法院審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2001年1月21日,法〔2001〕8號
(一)關于單位犯罪問題
… …以單位的分支機構或者內設機構、部門的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亦歸分支機構或者內設機構、部門所有的,應認定為單位犯罪。不能因為單位的分支機構或者內設機構、部門沒有可供執行刑法的財產,就不將其認定為單位犯罪,而按照個人犯罪處理。
在單位犯罪的最高院判例當中,主要描述了單位犯罪的限定范圍,以及個人犯罪與單位犯罪的不同之處。對于單位犯罪的情況,所施行的處罰標準按照最高院的判決執行,對于企業處以罰金,對于個人則是根據案情的不同處以有期徒刑以及罰金。
逃稅罪單位犯罪雙罰制的規定是怎樣的?
不認定為單位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單位犯罪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男子為博關注直播喝酒喝油猝死,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
2020-12-21海外購房與國內購房的差異有哪些
2020-11-26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2020-12-02實習期自我評價
2021-03-07企業單方變崗調薪的行為應該如何認識
2021-01-24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企業違規讓員工提前復工怎么處理
2020-11-26人壽保險有哪些種類以及老人人壽保險應該怎么選擇
2020-12-10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指的是什么
2021-03-01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關系
2021-03-02有關保險公司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9保險公司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3-23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9理財專家支招"低息時代" 五種渠道"規避"利息稅
2020-12-10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1-30關于建立土地出讓合同違約責任認定集體會審制度的通知
2021-01-28土地轉讓需要繳納的稅費有哪些
2021-02-18農村土地流轉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