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失殺人量刑標準是什么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生命權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維持安全利益為內容的人格權。其神圣不可侵犯,已為憲法所肯同,理應由其子法貫徹。剝奪他人生命權的行為,無論是故意,還是過失,均具有社會危害性,應受刑法打擊。本法第233條規定故意殺人罪。本條規定過失致人死亡罪。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因過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為。構成本罪,客觀方面必須同時具備三個要素:
1、客觀上必須發生致他人死亡的實際后果。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
2、行為人必須實施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在這里,行為人的行為可能是有意識的,或者說是故意的,但對致使他人死亡結果發生是沒有預見的,是過失。本罪屬結果犯,行為的故意并不影響其對結果的過失。這點同有意識地實施故意剝奪他人生命行為的故意殺人罪不同。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可以分為作為的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和不作為的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兩種情況。
3、從行為人的過失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必須具有間接的因果關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為人的行為造成的。這里死亡包括當場死亡和因傷勢過重或者當時沒有救活的條件經搶救而死亡。否則行為人不應承擔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責任。如果行為人的過失行為致人重傷,但由于其他人為因素的介入(如醫師未予積極搶救或傷口處理不好而感染)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只應追究行為人過失重傷罪的刑事責任。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自然人不能成為本罪主體。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即行為人對其行為的結果抱有過失的心理狀態,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主觀上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應當預見是法律對行為人實施某種有意識的行為時,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結果的主觀認識上的要求。
過失殺人的犯罪嫌疑人在被量刑時而對其中的內容不懂,可以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非訴執行案件如何審查
2021-01-27交通事故律師費怎么算
2021-01-05購物平臺商家刷好評刪惡評怎么罰款
2020-12-23監護人被指定后能否變更
2021-03-21傷殘等級鑒定需要什么材料,如何鑒定傷殘等級
2021-03-22轉繼承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16商業銀行解散是否需要申請
2020-12-16已登記的地役權申請轉移登記提交的材料
2021-03-17未取得預售許可時簽訂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13抵押物有哪些種類
2021-01-08勞動監察部門能否確立勞動關系
2021-02-10勞動仲裁庭人員不來怎么辦
2021-01-02中外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8如何區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逆行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3-14小時工突然受傷當事人應該理賠嗎
2020-11-08保險公司賠付拖車費嗎
2020-12-10投保人的權利有哪些,做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5保險投保人與受益人有什么異同點嗎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