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構成要件
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生命權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維持安全利益為內容的人格權。其神圣不可侵犯,已為憲法所肯同,理應由其子法貫徹。剝奪他人生命權的行為,無論是故意,還是過失,均具有社會危害性,應受刑法打擊。本法第233條規定故意殺人罪。本條規定過失致人死亡罪。
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因過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為。構成本罪,客觀方面必須同時具備三個要素:
1、客觀上必須發生致他人死亡的實際后果。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
2、行為人必須實施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在這里,行為人的行為可能是有意識的,或者說是故意的,但對致使他人死亡結果發生是沒有預見的,是過失。本罪屬結果犯,行為的故意并不影響其對結果的過失。這點同有意識地實施故意剝奪他人生命行為的故意殺人罪不同。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可以分為作為的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和不作為的過失致人死亡行為兩種情況。
3、從行為人的過失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必須具有間接的因果關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為人的行為造成的。這里死亡包括當場死亡和因傷勢過重或者當時沒有救活的條件經搶救而死亡。否則行為人不應承擔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責任。如果行為人的過失行為致人重傷,但由于其他人為因素的介入(如醫師未予積極搶救或傷口處理不好而感染)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只應追究行為人過失重傷罪的刑事責任。
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自然人不能成為本罪主體。
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即行為人對其行為的結果抱有過失的心理狀態,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主觀上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應當預見是法律對行為人實施某種有意識的行為時,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結果的主觀認識上的要求。
在醫生過失殺人的時候擔心要負上法律責任問題,可以找律霸網律師幫忙來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驅逐出境還可以入境嗎
2021-03-14公司并購和收購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辭職了老板拖工資怎么辦
2020-12-01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物品罪如何定罪量刑
2020-12-02錄用通知能否撤回
2021-03-17口頭協議和合同哪個會更好
2020-12-19強制執行時效是兩年嗎
2021-02-03哪些情形可以變更勞動合同,變更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3-10老板不批試用期離職怎么辦
2021-03-17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如何管轄
2021-02-02車禍死亡保險理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30外資保險公司是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嗎
2021-02-25商業第三者險的賠償計算方式
2020-11-22林地的承包期限是多少年
2021-03-10承包合同工人受傷有沒有責任
2021-02-04為什么土地承包經營權不能出質
2021-02-20影響我國農村集體所有制承包經營權土地流轉都有什么因素
2021-03-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炒賣土地的通知
2020-12-28舊城改造項目中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1-02-072020年各地最新征地拆遷補償標準從哪獲取
2021-02-01